比如,跨越速运的核心科技是智能中枢系统“铸剑系统”。该系统融合动态路由算法与 AI 视觉识别,每秒处理百万级数据流,实时优化空陆联运路径,提升资源协同效率 35%;遇突发情况时,智能调度中心 15 分钟内可切换应急方案,保障全链路稳定。 再比如,跨越速运依托“千人千面”客户画像系统,为3C电子、医疗器械等 21 个重点行业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通过直连 87% 客户的 ERP 系统,实现订单自动解析、仓储智能预调,助力制造业客户库存周转率提升40%。 第二道防线:分钱凝心 谈钱,你可以说很俗,却是最简单、最真诚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前段时间,鲜少对外发声的顺丰总裁王卫在一次专访中,颇为罕见的表态向三家业内同行“取经”:向中通学到如何分利润,向跨越学到销售联动,向极兔学到拓荒开疆,在这个时代,顺丰要学到和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产生共鸣。能被行业标杆认可和学习,跨越速运的销售联动有何过人之处? 懂行的人兴许张口就是一堆关键词:个人与团队的合作,产品与服务的协同,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技术与工具的加持等等…… 在笔者看来,跨越速运的销售之所以能够联动,归根结底还是靠“敢分钱”来牵线。这一点有很多实打实的证据支撑。以圈内评价和认可度最高的销售团队为例,曾有人直言“提成不是一般的高”。此外,跨越速运每年发两次奖金,且每次都以1.5的倍速增长。 谈好钱再干活,这是商业世界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正是用成比例甚至是超预期的待遇和回报,才能在员工心里铸就起牢不可破的归属感,大家才会更有积极性,客户体验才会更好,事业才会更有希望。 第三道防线:服务固基 对待客户的方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 一个典型的例证,胡海建会亲自管理总裁信箱,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反馈,并亲自管理并监督落实情况,上下协同的闭环管理,这在物流行业中是非常少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以身作则才能上行下效。“以客户为中心”不是光喊喊口号那么简单,一如胡海建所言——“优质的服务才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不让客户满意就是失职,将给客户的品质服务落实在每一个运营细节中。” 在服务流程上,跨越速运开创了7*24小时专人服务的先河,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全天候、无间断的专业服务。专人客服团队紧密跟进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贴心、周到的“管家式服务”,由此可见“跨越式”服务的实力和稳定性,市场认可度也不言而喻。 理解了这些,也就明白,为何千万+企业客户选择跨越速运。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的稳定和时效,不仅收获了高端客户的青睐,也赢得了大众市场的认可。2024年跨越速运还荣膺胡润百富颁发的“中国物流服务最佳表现奖”,再次“佐证”了跨越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服务口碑。 03坚持不动摇,专注才能专业 “同感”总是一言难尽。放眼整个快递物流江湖,不管是局内人,还是旁观者,谈及现状和未来时,都面露难色。 在红海竞争和同质化严重的快递物流江湖里,外界一直想要知道的答案是:为何跨越速运历经18年,成长势头依然不减,品牌号召力如日中天。 大家都知道,当下的中国快递物流江湖之争,不论战略,还是战术,实际上都是透明的,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企业之间也在互相学习借鉴中成长。 大家也很疑惑,跨越速运的“三角防线”虽然牢固,却并非牢不可破,很明显的一点,跨越能做到的,其他同行也不见得差到哪里去。但跨越速运的经验就摆在那里,学不了,也借不会。为何? “专注到极致才是专业”,这9个字基本上可以算是“跨越模式”的总结。 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跨越速运成立18年始终保持“不轻易跨界”的定力。在这一阶段内,有些友商经不起诱惑盲目“跨界”,有些不甘寂寞一味“求大”,有些则躺在功劳簿上“啃老”,泥沙俱下,好不热闹…从大格局看,同行们的选择都有各自的考量,只可惜,还没来得及鼓掌,它就已经谢幕了。 反观跨越速运,面对充满诱惑和挑战的环境,当其他同行还在纠结是否需要“放价抢量”的时候,跨越速运却拒绝“内卷”,拒绝降低品质牺牲客户利益,反而将资源投向航空和服务品质,将运输时效推向新的高度。在其他同行都在绞尽脑汁分蛋糕时,跨越速运想的却是如何将蛋糕上的奶油给客户。 改变是一种能力,不变是一种坚守。跨越速运18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家企业的成长“密码”,在于时代红利,在于路线选择,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共情,对核心技术的执着投入,对服务体验的极致雕琢,更在于那份坚持自我、专注专业的非凡勇气。 坚持就是胜利,专注才能专业。往往越是最朴素的道理,却最难选择和坚持。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来自本站的稿件和图片作品,系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25-06-23
2021-02-10
2019-11-18
2024-01-11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