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商业 商业热点

揭秘:义乌“摆摊”史,财富源头

2023-3-24 14:38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义乌的小,藏着世界的大。”人多地少,资源匮乏。40年前,义乌人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是最早的“流动摊贩”;“以物换物”催生出第一代市场;如今,这座城,通过线上线下,连接世界上各地,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贸易 ...


发奋图强,前店后厂

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义乌第一代小市场诞生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进化。两年后,第二代市场建成,摊位从露天搬进棚子。运行不到两年,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呼声,日益高涨。第三代城中路义乌小商品市场,应运而生,到1990年底,该市场占地7.7万平方米,摊位增加到10500多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1991年,楼仲平比朱燕俊先回到义乌,他在不同工厂拿样品,货被订出后,再去厂里拿。这种商业模式,当时在市场非常流行,做锁芯生意的刘萍娟一家就是靠这个谋生。父亲外出找货源,刘萍娟在摊位销售,母亲看仓库,哥哥送货,看似闭环的生意链路,实际赚的,只有微薄的中间商差价。刘萍娟告诉鲸商,当时一晚带肉面条是8毛/碗,不带肉的5毛/碗,一天下来可能就卖两把锁芯,一把4毛,根本舍不得吃带肉的面。

在这个过程中,楼仲平同样困于“赚钱难”的问题,直到市场流行一种裤子,听闻能赚到翻倍的差价。他同村里几人,一起坐船到南澳,进了六千元的货,结果返回途中被工商局“扣”下,原因是他们裤子布料是走私的。周旋数日,被罚三千元,再回义乌,流行趋势已过,裤子亏本甩卖,楼仲平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而朱燕俊回到义乌后,没有直接租摊位做批发,继续做自己的老本行——集市零售。当时的义乌,从马路市场到棚户市场,吸引全国络绎不绝的人涌入。朱燕俊在集市摆摊的生意,有更多顾客光顾了。但她渐渐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的产品,大大增加销售难度。她回忆第一次接触外国客户,就被拒绝了“对方听说是义乌货,就说‘NO’。”朱燕俊内心被刺痛了,种下了做“一盘好货”的种子。

无独有偶,在义乌市场,一位哈尔滨客商,在某摊位进购一批戒指饰品,每只5毛钱,但在另一位摊位发现,只需一毛五。便与摊主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义乌的发展站在了“十字路口”。1992年,义乌市委提出了“划行规市”,按照商品品种,分门别类设置摊位。顾客进场,很快便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地段,并在同类商品的摊位前,“货比三家”。

这个大胆的设想在篁园市场得以落地。1992年2月,篁园市场一期开业,内设7100个摊位,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针棉、线带、鞋类、纽扣、眼镜等大类商品。楼仲平拿出家底2000元,在这租摊位,同朱燕俊一样,抽到百货摊位,他们成为了“同行”,甚至是隔壁摊位。

 篁园市场每个摊位的面积为1平方米 1992年钱明 摄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市场竞争激烈,品类战上升到老板身上,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在朱燕俊和楼仲平身上,并没有上演这样的剧情。“我们是错位竞争,私下关系也很好。”楼仲平说当时他们基本不拿相同的产品,各自筑牢自己的护城河。

起初,在摊位上,楼仲平还是做代销,销售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在这个过程中,他勤勤恳恳,用心经营,一年时间做到了700个摊位中“销冠”。第一次与吸管生意接触,也是在这期间,他的摊位,成为宁波、台州、义乌等吸管工厂的销售窗口。但楼仲平的心里始终不安心,他觉得这事自己能做,别人也能,随时可能被取代。于是1993年底,他花5万元,买下两台做吸管的设备,租两间民房,成立双童,工厂开始有了雏形。

这个时候,23岁的刘萍娟,刚刚成家,羽翼未丰的她想独闯商海。她向父亲借了1200元,在篁园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她没有女承父业做锁芯,而是专攻厨具产品。她与楼仲平有着相似路径,最开始从广东、永康等地的厂家拿货,销售给客户。经过两年铺垫后,她意识到越来越多的经销商,直接跳过她找到工厂源头,她便果断设厂,成立宝马路厨具制品公司。

“1994年,义乌政府发布的一个文件,这个标题是‘关于鼓励工商经营户以商转工的通知’,我终生难忘。”楼仲平说这则通知,意味着自己的转型与市场发展的方向是相同的,也意味着买全国货卖全国货的产业有‘根’了。此后,义乌市场每家摊位后面基本都有工厂支撑,政府也号召经营户,依托市场发展小商品加工生产,称为“前店后厂、贸工联动”。这一举动,让小商品城有了更强的根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没过多久,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全国范围内很多企业一片萧条,诸多企业家走到了悬崖边,巨人史玉柱就被爆出财务危机。但鲸商通过走访义乌商家发现,义乌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因为商家不是纯粹的中间商,背后有工厂支撑。

同年,申通成立,依托小商品城的海量商品,从货源地出发,集货成本降低,转运环节省去,为义乌物流成本带去优势。物流的优势,吸引了很多商人落脚义乌,极大地丰富了平价商品的供给,义乌逐渐成为“全国小商品货源地”,并在1994年前后,“蚂蚁搬家式”地走向海外,到90年代末开始有集装箱出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用“四千精神”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对于老一辈浙商人来说,“四千精神”是他们特定历史阶段,勇闯天涯、开疆拓土的真实写照。义乌商人在改革开放以来,同样践行着“四千精神”,用拨浪鼓摇出大市场,善于从“微利”中淘金,以小见大,从让自己“活下去”,到让摊位“活更久”,不断筑牢自己的根基。

③贸工联动,任重道远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成趋势,出口奔向快车道。义乌市场抓准这一时机,在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为义乌商品搭建对外桥梁,吸引更多外国客户来义乌,义乌的商家也纷纷加码出口业务。

楼仲平的“双童”在发展初期,百分之百发展内贸。直到1997年,双童紧随趋势,开始做外贸,到2003年外贸比重高达90%。根据楼仲平介绍,当时的外贸都是大客户,往往一个单子,就是几十个货柜,需要双童专注半月才能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双童根本无暇顾及国内的客户,以及国外的小客户。楼仲平直言不讳地说:“一开始接到大单,非常高兴,因为光美国两个大客户,就占据了双童80%的产能,不用满世界去找订单做。”

“袜业大王”浪莎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快乐”,2002年,和零售巨头沃尔玛合作,生产的棉袜、丝袜等产品,进入了沃尔玛的全球销售体系,连续三四年,浪莎都会向沃尔玛提供500万美元的袜子。

义乌首家获驰名商标——浪莎袜业,浪莎袜业展区,2003年金福根 摄

在这期间,千个义乌人里,有千个致富的故事:宇宙毛绒玩具龚荣贵夫妇,深入东南亚市场,完成早期财富积累;从衢州到义乌做工艺品的李红松,两轮摩托换成了四轮皮卡,在义乌买上第一套房……他们通过“一盘平价好货”,把“中国制造”,渗透到全球;股改后的义乌小商品城集团也顺势登录A股上市。然而,这个令人怀念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太久。

浪莎和双童以代工贴牌的“出海”方式,弊端逐渐出现。“当时营收3000多万,利润不到200万。”楼仲平发现,客户每次下单必然压价,而不降价的话,订单就“飞”了,主动权基本丧失。浪莎亦是如此,在采购方一次次压价后,只能从中赚取微薄的加工费。2007年浪莎宣布,将不再接沃尔玛的订单,两年后,双童忍痛退出美国市场。他们的故事暴露出,当时义乌商家大多存在的问题:出去的只有产品,没有品牌。

2008年,一场源起美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无数人黯然退场。和东莞一样,义乌外贸订单一度断崖式下降。朱燕俊肯定了这一状况,她成立的一帆公司,在2003年开始做外贸,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开始转内销。据她描述,下游采购商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赊账、悔单、退单、结账不及时、要求降低履约价格、拉长赊账时间等。导致市场很多经营户对长单、大单充满焦虑不敢签。资金链出现断裂的公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倒下。

事后来看,这些危机并没有阻止义乌前进的步伐。在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楼仲平抛弃以销售增长来填补利润下滑的不健康发展,把头扭向国内和日本市场,采取“小客户”原则;分散风险的同时,楼仲平开始研究高端环保产品,可降解吸管不久后面世。

转做内销的朱燕俊,也开始"两条腿走路"。一边做传统的布艺销售,一边从日本引进样品做开发。“或许这些新品,对于当时的消费者过于“先进”。”朱燕俊表示研发的新品,都成了“先烈””,不过自主开发能力,在一次次失败中提高,为后续两次产品大调整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双童的可降解吸管面世时,也无人问津,但2018年限塑风潮席卷全球,迎来了“春天”。

楼仲平和朱燕俊投身研发期间,颠覆传统零售模式的电商形态成长起来。楼仲平最早触网可以追溯到1997年,黄页时代,在网上展示双童信息,之后加入阿里巴巴国际站,获得第一个美国客户。在义乌当地另一波嗅觉灵敏的商人,开始涉足电商。赖国荣2006年中专毕业,来到义乌工厂打工,受义乌营商环境影响,婚后夫妻两人出来摆摊。从卖早餐到收尾货,收入甚微。赖国荣告诉鲸商,他听到网上可以卖东西,很神奇,就尝试拍照上传到网上卖,不到半年时间赚了20多万。

双童的第一台电脑,还有着厚重的“脑袋”

然而,不是所有的商家都享受到了这一波红利,早期朱燕俊的一帆,也加入了国际站,意图拓展国际市场,合作六年,收获不佳,最后结束合作;亲霞袜业的楼国英表示,由于自己不懂电脑,不会运营,错过了PC互联网。好在当时还能通过参展、人带人等方式获客,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还没那么强烈。

在互联网浪潮兴起之际,义乌小商品在1998年成立了信息化部门;启动了最早的电商项目“ON CCC”,后剥离成“义乌购”;明确向“国际一流贸易综合服务商”的转变;不断推进物流通道、平台、口岸等建设……逐渐形成一个集合“人、货、场、链”的繁荣生态,“高性价比”成为义乌商品的竞争优势,一些之前在广州等地拿货的商家,开始投入义乌的怀抱。

韩非子曾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意在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就要相应的变化。义乌商家站在入世后的风口,过着“捡钱”般的日子,只不过历史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路线,一丝不苟的前行。压价、金融危机、电商的兴起,总在不经意间出现,让他们在治理和承压方方面面,面临极限挑战,而这些“变化”,让义乌企业的市场化改造进程加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9128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4-5-5 20:22 , Processed in 1.203410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