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AI进化的中国范式 有应用的技术,往往表现为各项技术多线程齐头并进,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里集成,而后完成突破临界点的爆发。可以总结其为以场景为互联能力,系统解决具体问题,表现出多线程、集成式、临界点的特点。如刚才说到的电池,如若能够完成固态电池研发与应用的惊险一跃,新能源汽车必然会迎来新的场景纪元。 中国是数字经济最丰沛的“场景实验场”,源自数字用户的规模之大、数字生活方式的渗透之快。广泛场景应用和复杂场景训练,成就技术进化的中国范式,也让我们对中国AI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保有足够期待。可以来看几个具体案例。 中国是数字经济最丰沛的“场景实验场”,源自数字用户的规模之大、数字生活方式的渗透之快。广泛场景应用和复杂场景训练,成就技术进化的中国范式,也让我们对中国AI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保有足够期待。 可以来看几个具体案例。海尔智家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对于智慧家庭的理解已经走在了场景叙事的实践前列—— 智慧家庭的本质是智慧场景。而三翼鸟通过一站式全场景的探索,开启智能家居新的增量空间。比方说智慧厨房,三翼鸟依托智能网器和海尔食联网实现一键联动;对于智慧阳台,在方寸之间提供了超过100个场景方案,比如“健身阳台”如何去实现运动区域与洗烘区域的智能交互;对于智慧卧室,深入解决了睡眠空气这样一个长期被忽略的痛点。 在调研三翼鸟案例时,我最大的感受在于他们真的能够把最饱和的技术能力下放,不断去洞察真实家庭的生活动线,用涵盖家装、家居、家电、家生活的无界生态,去赋能一站式定制智慧家的能力,去解决长期被忽略的日常痛点,重构体验和连接,开启“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新时代。 AIoT的技术应用,应该表现为个体和家庭的具体问题解决,以完成新的场景开发和解决方案供给。这是三翼鸟带来的启示,也符合我们一直以来思考的“AI是解决方案”这一重要商业方法。 ![]() 更开放地去思考,随着智慧家庭的场景互联深入,数字化的人、智能网器、数字化内容、家庭供应链,能够以万物互联为底层,实现实时交互、主动社交,是不是意味着新的场景社交形态在诞生?不是社交空间,而是空间社交——数字助理、高清摄像头都成为空间的社交节点,人与空间、内容与空间、智能设备与空间深入具体场景实时会话。能源社交、机器社交也是同理,传感器成为场景社交的泛在传感,成就AIoT时代社交商业的全新范式。 03 AI是解决方案 AI是解决方案,并不是强调实验室数据的领先和技术参数的先进,而在于它是合理的,能够形成足够具体场景、足够丰富样本和足够多样建模的解决方案 。 在调研百度Apollo时,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跟我分享了一个特别小的场景——自动驾驶如何应用于矿山运送渣土。我们都知道“一吨煤十吨渣”,运送渣土是矿山的高频刚需,如何实现无人替代有人?大量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寻迹方法”,在渣土车运送路线的两端进行信号交互,完成路线建模,让自动驾驶渣土车在固定路线中往返。但这意味着每次路线发生变化就要重新建模。而Apollo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在挖机与渣土车上配置传感器,以机器对话完成实时路线规划。我将它定义为“机器社交”,这种机器间的主动对话,能够支持矿山中更多高强度、高频率且不乏危险性的工作。 “AI是解决方案”还意味着技术一旦深入场景,就能摆脱实验室思维。换言之,场景在倒逼技术做减法,让解决方案更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更乐观看待Apollo Robotaxi的商业模式未来。 现有网约车模式在平台运营规则设置中,最困难的是平衡乘客、司机、平台、监管等多方权责,而共享无人车服务实质上在化解平台的多边矛盾。我把Apollo Robotaxi定义为“场景驱动的共享智慧出行”:场景驱动在于真正解决刚需、痛点、高频出行问题,比如暴雨天气的堵点接驳、夜间出行的车辆保障、女性出行的安全问题;无人车的共享服务,真正回到以乘客为中心,以出行体验为中心;智慧出行表现为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低风险和低能耗,Apollo Robotaxi已经能做到对标网约车的出行成本,长期还将控制在公共出行标准。无人驾驶真正从源头上改善信任机制,而非与人性的不确定博弈。新能源出行和车路协同的智能化,能逐步实现社会整体能耗的降低。 ![]() 自动驾驶成为生活方式,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快到来。而将作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的自动驾驶,核心在于应用场景开发和知识图谱绘制,以此站在未来看现在,建立面向“解决具体问题”的场景预测模型。 所以我们提出AI是解决方案,而场景预测是AI的重要应用,需要深入场景、吃透场景,最终表现为识别场景的可持续。正如湛庐即将出版的新书《噪声》中所说,“用模型代替人类判断意味着两件事:消除人类的复杂规则,也消除噪声。” 04 AI+协同办公,开发数字化组织新场景 真正深入场景,一定会让数字服务供给和数字体验设计,表现出应用的技术同理心。场景预测是AI的重要应用,也必然是更具效率和温度的解决方案。 人是最大的场景,个体的数字化也推动组织数字化的必然,新的组织形态与协作方式应运而生。AI+协同办公,正在建立数字化组织的场景预测模型。飞书招聘作为飞书的关键产品,将招聘流程完全线上化,强化围绕招聘流程的部门协同,以招聘为入口累积智能化企业人才库;百度如流以企业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AI时代知识驱动的工作流水线;钉钉推出钉钉ROOMS,深入最常态的智能会议室场景,强调开放连接,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能力。没有边界的工作方式与数字生活形成更紧密的共振。 ![]() 我们不得不正视,数字化组织作为具体场景的重要性。面对这个新场景,它又需要何种新的基础设施? 致远互联是我们从2019年就开始关注的案例,从它身上看见一个OA软件公司,怎样针对组织协同的痛点解决,不断演进为数字化组织的新基建。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越走向深入,越依赖数字化组织的协同效率提升。致远互联提出从OA到COP(collaborative operation platform,协同运营平台)——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能动性、积极性,实现协同和运营的有机融合,才能打造激发企业增长新动能。从协同办公到协同业务到协同运营,不仅是从工具到平台的模式进化,更重要是将协同作为数字化组织建设方法的认知跃迁。我们身处以生态实现共赢的时代,数字化组织也必须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去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致远互联构建的协同运营平台,支撑每个组织形成独有的协同模式和认知图谱,也因此成为数字化组织的新基建。 数字化个体更加离散,数字化组织更加流动,面向特立独行的新世代“打工人”,新的生产力工具也慢慢长成不再熟悉的样子。联想SMB的ThinkBook的确让我看到一份有启发的答卷。 在联想SMB的同学介绍ThinkBook时,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区别于消费品,ThinkBook从购买后才开启价值创造”,可以根据个人工作需求,实现硬件分时租赁、软件按需付费的定制化服务。理解ThinkBook的起点,在于它不只是一台极致性能的笔记本电脑,而是硬件、软件、服务体系、订阅模式共同成就的,面向数字化个体的“即兴生产力”。它是新青年的个体效率工具,深入思考屏幕如何更灵活地切换场景,如同ThinkBook Plus2的“AB面”切换;是未来面向新创业形态的灵活场景计费,实现按需定制服务;也是未来面向创造力协同的新价值提供,软件定义的硬件,意味着能够突破硬件形态持续激发创造力。以“即兴生产力”去定义ThinkBook,在于理解它作为创造力工具的完整生命旅程。 人是最大的场景,数字化组织是数字商业最重要的场景。 我们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常识挂在嘴边,但证明转型成功的标志,并不是有多少所谓数字化业务,实现多少收益增长,而是组织层面真正完成了数字化。围绕数字化组织的场景开发,正如致远互联与联想SMB的努力,实质是组织协同力与创造力的真正激发,这也是2021年,每个个体、每个企业决策者必须去忠实面对的核心命题。 05 场景预测:数字服务的技术同理心 7月下旬的河南暴雨灾情,可能很多人都已觉得经恍如隔世。当天一份腾讯文档链接,出现在了很多人的微信群、朋友圈里。在那样突如其来的极端场景里,作为协作工具的再现文档成为了救灾互助的利器,成就人人参与的自组织效率,获得意料之外的救助效果。它何尝不意味着公共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成为新常态。而如果能够从公共问题社会化解决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互联网产品、数字化服务,能够深入、吃透、识别的场景还有更多,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也会更多。 面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我们或许更需要AI带来的微观确定性。 ![]() “我敬佩简单的快乐,因为那是复杂的最后避难所”。但这并不是逃避和回避,而在于向极致去的心无杂念,在纯净的力出一孔里,场景预测作为AI的重要应用,正在共建数字生活的和谐方向。 “AI是解决方案”新物种预测 预测10 数字时尚可持续:数字身份美学体系塑造全新个性符号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平台、不同的ID,每个人都需要更恰如其分的身份系统和数字搭配,企业需要更清晰去理解数字身份的意义。如同LV推出手游,何尝不是奢侈品理解虚拟世界和数字身份的一种开始。 预测11 AI驱动的碳足迹规划,从企业战略要素到个体记录,越来越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场景 碳中和和碳达峰已经不只是社会责任、企业战略的大背景,更是每个人生活的新课题。未来碳记录会成为如同睡眠监测、体脂记录、热量摄入一样的生活习惯,也会是AI更为具体的应用场景。 预测12 空间智能:AI屏幕网络、公共服务数字助理、智慧氛围系统、市政全场景自动化 空间智能,成为城市更新的系统能力,因为场景的深入、吃透和识别带来更多问题解决的场景预测模型。 总结 总结一下,今天围绕“新物种时代的场景战略”,展开了4个篇章的叙事:场景是有时间的空间,第一个方法是“商业是目的地”;场景是有方法的内容,第二个方法是“品牌是方法论”;场景是有温度的数据,第三个方法是“供应链是生活方式”;场景是有应用的技术,第四个方法是“AI是解决方案”。同时基于这4个方法,我们也给出了12个新物种预测。 ![]() “新物种实验计划2021”发布 今天的最后是新物种实验计划2021,有3个“新物种实验”要正式发布: 城市美学新物种实验: 场景实验室联合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立足“交子生活美学社区”,探索场景营城的模式创新。 消费新物种实验: 场景实验室联合深创投集团,围绕“消费新物种孵化”,探索“既2B更2C”的下一代孵化器模式。 书店新物种实验: 场景实验室联合北京发行集团,围绕“阅读新国潮”,探索未来书店新模式。 此外,场景实验室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也在今年5月正式开启了“甦·年度新物种榜单”第五年的招募,期待你的加入。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要成长为新的物种,就要经历所有你不会再扮演的角色。理解所有这些变化,开始深入思考,为什么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关于向极致去,其实还有千言万语,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深耕“一亩三分地”,数字化连接能力会帮助我们完成乘法效应。把无畏的态度转化为无畏的能力,专注自己的产品,形成极致的心流,这种极致即便是屏幕之前的你,也一定会感同身受,心领神会。 无论在哪里,感谢你的陪伴,再见!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新物种道路。 ![]()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