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的实在,才是最有价值的 想建高楼大厦,先要打好地基,参天大树之下是不断延伸的根系。我们眼观、耳闻的常常是现象,而非本质,现实中,“平地起高楼”的幻象和故事比比皆是,真正沉下心来解决具体问题,做基础研究和打地基的却凤毛麟角,所以,时间沉淀下来的优秀公司总是少数。创业失败并不是很多人犯了错误,而是大多数人都太聪明了。 美国车险科技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30年前第一代车险理赔的技术手段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枯燥的数据汇集和加工,而这个打地基的工程一做就是十年。 同阶段对比的视角来看,中国的保险科技发展至今,也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在这一路上,既有本土创新企业的崛起,也有像CCCIS这样的国外行业巨头的入局。 2001年,精友时代成立 2007年,Audatex在上海成立独资公司 2007年,嘉之道汽车咨询(正时汽车)成立数据中心 2008年5月,上海力洋成立 2010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数据资源中心成立 2010年7月,CCC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13年7月,中保信成立 2015年9月,明觉科技成立 中国的车型、配件数据远比北美复杂,但中国人也更加勤奋努力。如今,中国的主要汽车数据采集和加工企业也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磨一剑,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中国车险市场迈向下一阶段的新起点。 美国车险科技发展的第二代主要以搭建技术系统,建立规则引擎和风控体系为核心,这一代的保险理赔解决发展的进化,还是专注于保险企业自有渠道的成本效率优化与风控能力的增强。 而第三代的标志,则以社会化、网络化的上下游产业协同为代表,保险企业逐步和优秀的上下游企业携手,借助优秀的保险科技公司的解决方案,逐步建立新的理赔模式、后市场生态为主要特征。 随着基础工作的不断夯实和科技的进步,近几年中国也出现了以凯泰铭科技为代表的专职于输出第三方规则引擎服务的风控公司,而在车险理赔整体解决方案和事故车服务生态协同建设方面,CCCIS无疑是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CCCIS产品及服务涵盖车险理赔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车(物)定/核损、理赔管理、维修企业管理、零配件供应链管理,以及商务智能分析等各类提供给保险公司、维修企业以及公估公司的应用解决方案以及定期咨询服务。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CCCIS自进入中国之初,就明确了研发、交付及服务体系本地化战略,这种“接地气”的远见在外资的科技公司中并不多见,依托扎实的本土服务战略,CCCIS已经与国内多家大型财产险公司建立深度合作,截止2018年底,使用CCCIS技术工具进行理赔管理及后市场运营的事故车达到年化2500万辆。 最优秀的企业,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三赢 对比中美两个世界上最大的车险大国,美国的车险市场虽然比中国大一倍,但保险公司数量是中国的七倍,而且很多公司可以盈利。 美国前十大车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大约73-74%,中国是91%,中小公司的市场份额都不高,但美国很多公司做细分市场和细分客户,中国险企大多是同质化竞争(经营理念同质、流程同质、服务同质、产品同质、渠道同质、费用驱动同质,等等),一方面中小险企成片亏损,另一方面,用户极不理解,高保费、低赔付,为什么会大规模亏损。 回看美国车险历史,我们发现当年美国也经历过车险乱象的历史阶段,中美车险市场只是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并无优劣之分。中国当下车险的乱象和困局恰恰说明“改革”时机已经成熟。车险费改或者改革只是政策引导,车险想跨越到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还是靠汽车行业数据、技术基础夯实、科技进步和险企自身的经营能力提升。 迈过这个坎儿,未来中国车险市场规模必将比肩甚至超越美国,而美国车险科技发展的路线图和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的现实,也让我们坚信这一天必然会如期而至。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会有更多更大的车险市场、更多的车险经营主体和更多盈利的保险企业。 如何迈过这个坎儿,分享未来发展的红利,核心还在于企业存亡的三个要素: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在车险“进化”的关键时刻,数据、科技、合作就成为了险企的必选项,而最成功的、最优秀的企业,一定是那些破除了成本增长魔咒,实现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三赢的玩家。 如今美国的车险理赔服务行业,只有中国五分之一的人力投入,却有40%以上的时效提升和更低的赔付管理成本(或者更低的人均保费支出)。 实现这一切,主要依靠的是三点: 1、完善的基础数据、标准和透明高效的协同作业系统; 2、科技进步推进赔付管控能力的提升、欺诈渗漏明显减少; 3、社会化分工和网络化技术,结合深度行业数据的解析,使得理赔管理从简单的浅层管理黑白是非进入到追求最优行业实践的阶段。 如今中国的汽车行业和车险行业都在面对“最困难的时刻”,也只有在这个极限时刻,才能迸发出最强的创新动能,2018-2019年,保险科技和改革创新已经不是挂在保险企业大佬嘴边的谈资,而是行业共识。 车市寒冬,车险乱象,费改压力,是困境,更是机遇,朝着对的方向努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技术引领、互惠共赢,繁荣车险生态 互惠经济学家布鲁诺•罗奇说:“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就是企业以自我为中心,就像‘地心说’,以为地球就是世界的中心。其实,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星球。所以互惠经济学是‘去中心化’的,因为这样更接近商业的真相。当一个企业不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它对自己会看得更清楚,和别人的关系会更持久,这样其业务表现也会更好。” 互惠也许才是未来的取胜之道。 深谙中美车险市场的Kevin认为:“未来车险理赔和后市场服务生态的建立和网络化部署,要以数据为基础,系统为载体,关键是让车险理赔服务生态中的各方在数据透明的前提下,利益上如何达成一致和可持续发展。” 车险理赔和服务不应该只有上游的集约化,保险还必须与下游合作,通过数据、系统、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促进一体化、透明化,实现交易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改善。 汽车和车险经营者们如今已走到十字路口,我们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 1、对于车险经营者,车险是价格驱动型产品、服务驱动型产品,还是技术、数据驱动型产品? 2、对于汽车经销企业,如果保单销售不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 靠销售一俊遮百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用户、合作方和股东利润的平衡,时效、客户满意度、成本都可接受,更友好、更持久的渠道、供应商合作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凛冬已至,抱团取暖才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而中国汽车和车险行业已经逐步完备的数据基础、技术储备和应用服务,为实现共克时艰、合作共赢创造了条件。 CCCIS近年来致力于推动DRP(Direct Repair Program)维修企业直修方案,旨在通过保险公司与维修企业的合作,通过授权换合规,合规换发展,实现上下游业态间的真正协同,追求“信任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的行业价值,DRP生态的建立将重新定义保险、汽修、零配件供应商与最终客户之间的关系,旨在建立一个透明、互信、共赢的生态。 通过DRP生态,各主营体享受各自的利益: 保险公司:降低理赔费用、降低赔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理赔时效、减少欺诈、提高续保率 维修企业:送修资源获取、快速核损审核、易用的维修企业定损系统 配件供应商:减少中间环节,更好的库存管理,更好的盈利能力,更有效率的供应链,更紧密的生态 客户:服务、信任、质量、便利 如果我们谋取过高利润,最终会有损我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涸泽而渔,过河拆桥只会让危机加重,让企业经营越陷越深。 如果企业专注于更高目标,就不再把自己视为生态系统的中心,而是把自己视为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他们不再想占有这个生态系统的资源,而是想要、决定去使用资源;他们不再想掌控资源,而是精心妥善利用资源;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最终发展目标为中心。(布鲁诺•罗奇玛氏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 科技造福人类,不分国界,不分贫富。作为美国最大的车险理赔和汽车后市场科技企业,CCCIS深耕中国市场,坚持本土化,坚持做困难的事,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传播善意,坚持以技术让行业更透明、更高效、更和谐。 访谈结束,意犹未尽。实践的真经解除了心中之惑,而更珍贵的是从CCCIS学习、体会到的谦卑和淡定。 祝如CCCIS一样的保险科技同仁们早日实现心中愿景,也祝中国的车险从业者和相关合作方走出混沌,合作共赢。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