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由中国银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好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其中第六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正式的实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发布,银行 ...
7、中国银行——非法数据贩卖 9月6日,湖北咸宁市披露该市首起非法贩卖公民信息案,中国银行通山支行正式员工陈某以每条信息50元的价格转卖储户信息,初步估计共获非法所得4万余元。 事发之后,中国银行该行负责人表示陈某事发前已经离职,并表示事发前有对员工进行教育。在向上级请示之后,其又改口说没有听说过陈某并不接受采访。 24小时危情指数趋势: 事件整体传播速度及体量均不大,但数据泄露仍是比较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危机等级:严重 风险点:员工素质、人事管理、信息安全 淳粹视角: 很多企业在危机发生后,都急于简单地用“非正式员工、已离职员工、假冒我司员工”等理由撇清关系,但事实上事件影响已经造成,过于简单地划界限无法解决本质问题,更别说很多时候“划界限”本身还存在不实之处,若是留下把柄,还将造成二次伤害。 8、工商银行——马德里分行涉嫌洗钱 2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西班牙国民卫队以打击洗钱名义,对工行马德里分行进行了搜查,带走了包括行长在内的5名管理人员,并将银行临时封锁。欧洲刑警组织表示,他们在追查华人犯罪网络资金流向的时候,发现他们把赚取的钱存在工行马德里分行,并通过工行把钱转回国内。 事发之后,工商银行方面积极配合,同时强调: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严格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基本经营管理原则。4月中旬,有被羁押人员陆续获保释。 24小时危情指数趋势: 因事发国外,传播速度上并不快,且事件并非银行主观造成,最终的传播量也不大。 危机等级:严重 风险点:违法犯罪、资金监管 淳粹视角: 此次危机事件触碰法律红线,被警察调查取证,且此类行为也是银行所打击制止的,拥有共识。工行的处理得当,没有引起舆论风波,也未造成品牌形象损失,并且在后续过程中还通过媒体之口发布了被羁押人员获释的消息,可谓有始有终。 9、建设银行——存款失踪 8月23日,网络媒体曝出,山西太原的田女士发现建设银行卡里11万多元不翼而飞!这张储蓄卡已开通银行交易提醒短信服务,然而,对被盗的5笔“消费”交易,她没有收到过一条相关手机短信。此外,该卡没有开通网银,也未在POS机上使用过。田女士认为,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在银行丢了,银行应对此负责,于是,她要求银行做出解释,并找回她账户上莫名其妙消失的119442.40元。然而,银行回应称“不清楚”、“这样的事多了,爱去哪儿告去哪儿告”等,她只好选择报警。记者介入后,银行表态,他们也无法解释,但可以配合田女士进一步调查情况。 24小时危情指数趋势: 存款失踪事件近年各地均有发生,短时间内较受自媒体、社交网络的关注。 危机等级:严重 风险点:安全漏洞、应对态度 淳粹视角: 储户存款去向不明,必然有原因,至少有配合调查的义务。此外,银行第一反应的态度也有待改善,不要等到媒体介入再好好说话。这也说明,员工的服务意识、危机意识还是相对欠缺的,这都可能埋下隐患。 10、国泰君安——与滴滴的罗生门 8月2日,国泰君安研究员邀请滴滴副总裁张贝,解读滴滴收购优步后的一些情况。会议上曝出大料:滴滴将会减少用户补贴。滴滴方面在新闻出现后第一时间宣布,国泰君安邀请到的张总为冒名顶替者,并质疑国泰君安传播虚假信息,糊弄投资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国泰君安方面回应表示并没有听说被立案调查,并称没有造假传播虚假信息的动机;后又否认邀请过滴滴副总裁,又称邀请“李鬼”错在中介。吃瓜群众一时无法分清到底哪句是真的。 24小时危情指数趋势: 事件本身对国泰君安来说并不十分恶劣,反而是其认“错”态度没有从一而终,引发猜想。 危机等级:轻微 风险点:身份识别、合作伙伴、应对态度 淳粹视角: 身份冒充也是较为常见的事,一般没有出格言论不至于酿成舆论事件,对于活动组织方来说,擦亮双眼多方求证是必要的。从危机发生后的应对来说,统一口径是首要工作,否则,小事也会引起各种解读猜想,生生变成大事。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