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学大(厦门)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学大教育”)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7月14日晚间,学大教育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2.28亿元-2.59亿元,同比增长41.14%-60.02%,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10亿元-2.44亿元,同比增长38.09%-60.12%。这一亮眼业绩不仅超出市场预期,也凸显了学大教育在个性化教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多元化业务布局的成效。 业绩持续攀升 彰显强劲复苏动能 回顾学大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其业绩表现呈现出从调整到复苏再到高速增长的清晰路径。2022年,受 “双减” 政策影响,学大教育的营收一度下滑至17.98亿元,同比降幅达28.93%。但其迅速启动战略调整,通过业务转型与成本管控,2023年实现营收反弹至22.13亿元,同比增长23.09%;2024年营收进一步攀升至27.86亿元,同比增长25.90%,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 盈利质量方面,学大教育同样表现抢眼。2022年至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9万元、1.54亿元、1.8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02.03%、1035.24%、16.84%,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和修复能力。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持续延续,一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2.4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47.00%,为上半年业绩高增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学大教育已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全部23.5亿元债务的清偿,实现 “轻装上阵”。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优化了公司财务结构,更消除了长期制约发展的潜在风险,为其后续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个性化教育领航 构筑核心竞争力壁垒 作为国内个性化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学大教育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坚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个性化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据业绩预告显示,学大教育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保持个性化教育领域业务优势及品牌形象,坚持个性化教育理念,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在个性化教育垂直领域持续深化、重点布局,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是个性化教育业务市场需求提升,加之培训业务季节性周期的影响,其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鑫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个性化教育不是简单的小班化或一对一教学,而是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依托“双螺旋”智慧教育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补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其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学大教育的个性化学习中心300余所,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专职教师队伍超过4000人。2024年,学大教育的教育培训服务收入达26.97亿元,同比增长25.64%,占总营收的96.83%。这一增长趋势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加速,预计净利润增幅最高可达60.02%。 在全日制教育领域,学大教育的表现同样亮眼。其在全国布局超过30所全日制培训基地,并在大连、宁波等地兴办具有个性化教育特色的全日制双语学校,在校生人数近5000人。2025年高考中,大连文谷高级中学学员取得优异成绩,640分以上18人,600分以上64人,更有学员以物理类701分和历史类659分的高分分列全省第24名和第40名,充分印证了个性化教育理念在全日制学校的成功实践。旗下首所全日制学校——慈溪文谷外国语小学等校区凭借“高质轻负”教学模式获评宁波市智慧校园标杆校,成为区域民办教育的典范。这也正是学大教育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的成果体现,有望在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教育市场中分得更大份额。 根据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8.5%,K12、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学大教育在个性化教育垂直领域的深化,尤其是全日制基地的规模化,有望持续提振毛利率,巩固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学大教育官网) 这一成果与《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中“推动优质高中资源扩容”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学大教育计划将文谷学校的办学经验复制至更多地区,助力县域教育的质量提升。 而学大教育在个性化教育垂直领域持续深化、重点布局,全日制基地&小班课未来有望提振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2024年学大教育主营业务的毛利率继续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准,达到33.79%。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