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华星光电不但成为TCL业绩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更成为TCL彩电业务的强力支撑。2017年TCL多媒体(即电视业务)业务逆势大增22.4%,利润同比大增345.7%。更重要的是,在华星光电技术和部件的支撑下,TCL在彩电、智能家居等产业方向上正获得密集的技术爆发产品,不但在智能家居上推出灵悉C12套系AI家电,实现黑电、白电、厨电和安防等四大品类八种产品间的跨屏信息流传的重大突破,而且世界独创性地引领Mini LED技术路线并引发全球效仿。 在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国产面板商的有力支持下,2014年-2018年,中国TV厂商在全球开始群星闪耀,市场份额增长了9个百分点,达到36%,成为全球销量第一。2019年,TCL电视同比增长12%,全球出货量已突破3200万台,再度成为中国排名第一,2020年TCL电视已跻身全球前二位(仅次于三星)。那个昔日的彩电王牌又重新回来了,而且成为海外销售占比接近50%、拥有强烈供应链优势和核心技术能力的全球化领先企业。 然而,李东生率领的TCL仍未止步,立志实业报国的他又将目光投身半导体材料。2020年7月,TCL 100%收购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集团”),后者拥有上市公司“中环股份”25%的股权(后增持至27.87%)。中环股份则主要从事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如此一来,TCL已拥有三大核心产业: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相比以往在消费电子方向多元化的扩张,如今的TCL虽然仍然呈现出多元化经营的显著特点,但归核主义更为突出,变成了纵向一体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围绕一个产业纵深领域的三个核心节点展开。三者相互依托,提供核心支持,既有强烈的供应链核心优势,又有深厚的技术能力为依托,成为具有高科技产业协同特色的全球化企业集团。 做久:变革主义 按说,一个40岁的企业很容易陷入老化,更容易因企业家或企业局部能力的不足而流于平庸,但TCL不但敢为天下先,拥有在较短的时间就傲立潮头的强大执行力,而且越战越勇,越战越年轻,让人颇为惊讶。 且不说TCL在液晶平板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以及今年在半导体材料上的进取,单就TCL以彩电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事业集群近年来的显著变化就可见一斑。该事业集群承继和发展了TCL早先的3C多元化经营格局,虽然在过程中甩掉了电工、电脑等业务,但近几年在年轻化、科技化、智能化的道路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不但彩电(现在已变身为智屏)业务更强,占据了国际化和核心技术的高地,而且空调和冰箱(今年成为奥马冰箱第一大股东)业务也已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在5G+AI+IOT的技术驱动下,TCL已经在智能家居的赛道上取得先发创新优势,这让TCL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的诸多产品开始前所未有地发挥协同效应。 为什么TCL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什么TCL能穿越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的经济周期? 我认为,除了作为企业家的李东生敢于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与努力,更重要的是TCL拥有的变革精神。李东生也曾这样自我总结:“TCL的发展……就是一部变革创新史。变革的基因已经深深植入TCL的肌体,深刻地影响着TCL的企业文化,影响着TCL的发展走向,也相当大程度地影响着TCL的未来。” 在40年发展历史中,TCL经历了三大变革: 一、1998年首次导入企业变革,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TCL通过经营变革、管理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从一个地方企业变成全国性经营的企业,进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10强。 二、2002年开启的变革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5年是第一阶段,这一轮变革主要解决充分授权与承担责任的矛盾、大团队与“小圈子”现象、规范管理与保持速度和效率优势、如何倡导创新学习型企业文化这四方面问题,并确立了TCL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标志着TCL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迈进。2006-2013则是第二阶段,以2006年那篇著名的《鹰的重生》文章开始,反思了开展国际化经营以来的成败得失,对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刻的剖析反思。李东生认为,企业文化和管理观念如何适应国际化的经营已成为我们最大的瓶颈。他随后主导了企业从管理理念到组织结构再到企业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变革创新。在经营规模上主动做减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激励分享机制,激发团队潜能,使企业重新恢复了生机和竞争力。此次变革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在文化的牵引下确立更清晰的战略路径,更重视技术研发和投入,TCL开始朝着科技集团的方向转型升级,坚定并落实了华星光电的投资。 三、2016年开始的公司再造革命。这种再造包括几个方面:1.再度进行体制变革。将华星光电分立,变身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TCL科技”,将面向消费者终端原3C业务群整合成TCL实业,统一运营所有智能终端事业群; 2.推进“双+”战略转型变革。将业务重心转向“智能+互联网”,业务形态从传统硬件转向“产品+服务”; 3.“优化组织”。是要减官精兵简政,打造简洁高效,更加扁平化的组织和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4.大力推进TCL品牌的年轻化、科技化、数字化、全球化建设。 目前,在TCL董事长李东生的推动下,体制变革已经圆满完成,TCL科技(华星光电)业务正进入收获期,开始积极布局Mini,Micro 印刷OLED领域,继续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深耕; TCL实业则在CEO王成的率领下承担起后三者的变革重任,取得显著成效,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化、数字化和全球化水平,更是在品牌和组织年轻化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在营收规模上正在单独跨越千亿门槛,朝着2000亿的目标迈进。 无疑,企业组织和人的肌体一样,是有生老病亡的规律的,因此,百年企业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企业组织并未自然肌体不可逆转,面对时间的推移、企业和产业等等永恒的变化,以变应变是企业前进的必须,因为“变则通,通则久”,变革主义是成就百年企业的必然根基。 从历史上看,TCL的确是一家有着变革创新传统,具备强烈变革基因和能力的企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如果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则困难和危机就会变成企业迈向更高台阶的良机。这是TCL40年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当然,这背后的企业家精神更是功不可没,如果只抱着赚钱就跑的心理,如果只抱着名利思维,那么企业做得再大也会有跌落的那一天。相反,如果抱着强烈的产业报国、实业兴邦的宏图大志,则企业前进和向上的发动机会生生不息。TCL敢于探索科技“无人区”、高科技、长周期、重资产的战略产业,敢于不断变革创新,建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企业集团,这背后一定有着强烈的实业梦,有着做大做强做久的大志宏图。 教练式顾问——业绩倍增之道 段传敏,战略营销专家,横跨企业、专业、媒体三界研究人士,被誉为“实战中的研究派,研究中的实战派”,长期担任多家企业的战略营销与发展顾问。 倡导“教练式顾问——业绩倍增之道”,通过“定方向,搭班子,找路子,配资源,抓落地”等五步,围绕“定向、执行、整合”三大模块,以成果为导向,协助企业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目标。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