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公考小白,到行测突破80分,我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可能很多人听到这个分数有点惊讶,在这里我想说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希望。 公务员考试,本来就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在短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是我们的目的,这里的方法都是有技巧性的,无论是言语、判断、数量、资料还是常识,很多人可能都会说按照某些机构的书学就好了,作为一位一路摸爬滚打的过来人,我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公考基础内容都没有实战技巧,当然我也是后期发现的。这里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我做各个模块儿的一些经验个分享给大家。 一、各个模块小心得 言语理解模块:这类题是很多人的弱点,言语经常是他们的丢分项,并且逻辑填空是大家最头疼的,我的经验就是做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从空出发,通过空处来大致判断文段的意思,然后根据选项快速锁定答案。这里举一个例子: 【例】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_______。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A.尴尬精辟 徒劳无益 B.不齿丰富 白费口舌 C.误解透彻 无济于事 D.苦恼鲜明 枉费心机 这道题的话常规做法大家都会理解题意,根据文段的意思来看选项然后进行排除,这样的话还是特别浪费时间,我的思路就是扫一眼看到题干两个“时机”,立即判断是一种对应,继而发现第二个空和“值得一提”同义,“精辟”与“值得一提”完美对应,“丰富”似乎也讲得过去,但是“不齿”意思不愿意提到,排除,选项A因此正确。这样的话就免去了前面读题复杂的流程,让题目的解答更加快速。 那关于主旨意图题我在做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就是要抓准主体,一般情况下会排除最起码一个选项,其它选项通过速读题干来快速判断(根据因果、并列、递进关系)。 排序题我记得一个口诀,当时是一个老师讲的我也忘了具体是谁了,那就是“开头捆绑逻辑,揪着逻辑的小尾巴”,意思就是就是通过开头结尾捆绑来排除选项。 判断推理模块:判断推理的题目各部分组成是相对来说比较零散的,因此每个小模块儿都要有自己的解题小技巧。非常非常推荐纵横公考邓淳老师的判断,简直不要太赞! 在图形推理部分就是要我们熟知图形推理的逻辑框架,拿到题干就会很清楚要考察的知识点,这里的话我的框架是这样的,图形相同看平移旋转翻转,相似看元素遍历和元素运算,图形凌乱看点线角面素再加一笔画,这里需要注意随时看属性; 逻辑判断部分的话是不需要学习那么复杂的专业术语的,这个部分小技巧相对较多; 类比推理需要注意的点就是要注意各种关系,这里的关系要清楚有几大类,还要清楚种属和组成的区别,反对和矛盾的区别,这是我会经常发生失误的点,相信同为学生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最后还要注意二次辨析; 定义判断是最好拿分的,此模块儿没有太多的技巧,认真找好主体、客体、原因、方式、结果、目的来比对选项进行排除。 简单举个小例子: 看到这道题,我会秒选C,因为九宫格横看竖看米字看发现,含有两种不同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一点呢?因为题干直曲组成相对规范,AD有粗线首先排除,在看到BC,这时候我就会从选项入手来对比,发现,选项B只含一种元素,题干不是这样的,排除。这个题答案就是C。经过大量的练习,诸如此类的技巧会越用越熟练,在考场上也是如此。 资料分析模块:我个人认为这个模块儿我们不应该错!!!资料有一些特别简单的方法是值得我来学习的,比如份数法,拆分法,这些方法在纵横公考的班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数量关系:在数量这个模块儿我自己的独到心得就是“连蒙带做”,“蒙”也是有技巧的蒙,比如说选项里面设置的一些选项特点就让我们很容易判断考察点,继而让我们掌握切入点,比如下面这道题: 【例】甲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乙工厂的1.5倍还多40个,乙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甲工厂的一半多20个。则两个工厂每天共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A.400 B.420 C.440 D.460 这道题考察的就是居中原则,答案不是B就是C,因为两个工厂共生产多少,根据大量题目的总结,选项的设置一般不是最小的那个数,也不是最大的那个数。命题人在这里出题的思维惊人的一致。 我们可以设甲=2x,乙=x+20,甲+乙=3x+20,那可得到正确答案减去20是3的倍数,带入BC发现C符合题意。 常识:一个字儿!!蒙。。。考试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原题,备考常识的过程中我曾经把整个初中高中所有的课本都翻了出来,答题读了一遍,效果就是第二次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常识错了五个,我还是挺满意的,所以个人觉得平时可以多看一些科技人文自然生活的小知识。在做题的时候覆盖面就相对来说变得很大,命中的可能性就变得大了。 二、第一次公考的备考经历 回想1年前,刚刚踏上公考录的我,只是一枚山东小学渣。 对于山东小学渣来说,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要付出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这个时候的我对公考还是一无所知,可以说是纯小白,距离我的第一次考试-----2017年国考,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开始踏上了复习的道路, 起初阶段大家都在跟风报班,但是当时一位上岸的师兄告诉我,起步阶段最好是先熟悉公考的内容和公务员考试的流程以及具体的注意事项,听到这个消息我毅然决然放弃了报班的打算(可是后来知道报班确实可以节省太多时间............后悔死),我和很多不想报班(资金缺乏............)的人一样,买了真题,那就从自学开始。 上午学行测下午学申论,这种适应考试时间的训练是我强制要求自己做的,我们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 当然,上午的复习过程中我也会注重模块的小分配,这里我就会系统性进行结合,拿我来说,我会拿1个小时来看数量,然后总结记笔记,下一个小时就要看常识或者其他模块,再下一个小时继续换一个模块儿,每天学过的知识点我会做最后的总结,记在笔记上。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