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经济一度停摆,美股历史罕见熔断,美国不断“退群”并四处围堵中国、打压中国企业…… 8月28日、29日两天,由890新商学|吴晓波频道主办的以“半程2020风往哪里吹”为主题的2020年中经济论坛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吸引了近900名听众到场。吴晓波、金灿荣、姚洋、李大霄、尹卓、刘德科、陆昊、赵承佑、韩伟、马丁等国内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一一到场,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观点。 活动主办方890新商学|吴晓波频道创始人、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在正确的战场上,打最艰难的一仗》为题给在座学员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吴晓波表示展望今年下半年的形势,需要用更辽阔的视野看待产业,看待国家,看待这个时代。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战场,第二,即便是一个最正确的战场,在今年也很难风和日丽,走到哪一步,都需要打非常艰难的仗。这一仗怎么打?可能需要很多新的工具,需要很多新的勇气。 中国经济不会翻车 从大的方面来看,未来看得见的3-5年内,中国经济大概率是不会翻车的。因为在过去的40多年来,中国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三辆车。 第一,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赶上了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之后的产业转移,承接了所有的产业制造能力。1978年中国是一个短缺经济的国家,1998年中国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词叫“产能过剩”,我们用20年时间完成了整个制造业产能的进口替代。 第二,1998年出现“产能过剩”四个字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叫做互联网产业。今年是百度创业20年,去年是阿里创建20年,前年是腾讯成立20年,中国互联网这批公司已经20年了。它们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 互联网的前十年是PC互联网时代,后十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前十年中国完全是拷贝模式,我们的搜索、新闻门户、即时通讯工具,都是从国外学来的。但是最近这十年的移动互联网,全世界拷贝中国。中国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中国人再造的,中国可以说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第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个红利已经吃完了,所以今天有第三辆车叫产业智能化革命,叫“未来列车”。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跟智能化相关。 吴晓波表示,有疫情,我们在这个“列车”上,没有疫情,我们也在这个“列车”上。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末班车,是全球化的过程;我们搞互联网革命,引进硅谷的技术,也是全球化的过程;我们坐上产业智能化的未来列车,还是全球化的过程。 无论是单循环、双循环、外循环、内循环,中国经济要走到未来,一定要更加勇敢地去拥抱全球化。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就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 今天问题在于新冠肺炎把原定的节奏彻底打乱了。 2020年的问题是三危叠加,第一个危机是新冠肺炎;第二个危机是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逆全球化思潮,影响了中国全球化的过程;第三个危机是产业“三班车”转型升级的周期性挑战,节奏被疫情和贸易变化彻底打乱了。 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整个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六大变化 疫情改变和加速的中国,发生了以下新的变化。 1、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应该是今年发生的最大变化。中美关系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视人家为对手和敌人。什么叫对手?我很尊重你,保持竞合关系,竞争、合作,共同做大。什么叫敌人?你死我活。杀敌一千,可以自损八百,没有关系。 今年美国打我们的5G,打我们的人工智能,打我们的社交网络。1970、1980年代美国人打日本人的半导体和汽车。当年美国对日本也是下手很狠的,发动了14次“301”调查。今天他们对中国人干过的事,当年对日本人都一一干过。 中国对美国来讲是一个特别陌生的国家,但中美今天的方向决定了很多未来。尼尔·弗格森这段话是2009年,基辛格这段话是2011年。所以并不是因为特朗普当了总统,中美才走到今天。中美之间的紧张和对峙,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至今的一个大概率事件。接下来的事情是未来这两个国家怎么更看清楚自己,这也是疫情之后,每个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变化。 2、新保守主义时代 吴晓波认为下一个中国会是“新保守主义的时代”,在所有哲学里,只有保守主义是没有教材的,甚至什么是保守主义本身都有重大争议。一个基本的特点,它尊重传统,尊重伦理,尊重道德,遵守秩序,这就是所谓的保守主义。 他觉得在未来的中国会出现三个情况:第一、对理性与秩序的尊重大于冒险、破坏和激进。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在2020年真的结束了。第二、以野蛮生长为特点的“创业大航海时代”悄然结束了。中国虽然还有无数的创业空间。但是创业的门槛在提高,专业能力在提高,创业在短期内获得爆发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创业已经进入到另外一个时期,回到产品层面,回到了技术层面。 3.逆全球化背景下民粹意识开始复苏 民粹意识的复苏有两个特点,一是更加爱国了。今天中国所有活着的人里最爱国的是90后00后,最崇洋媚外是60后和70后。现在那么多国货产品为什么能卖得好,就是因为热爱自己的文化,爱国主义激情高昂。而它的负面是会极端化,觉得自己什么都好。 这三条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好坏,无非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逻辑和评判标准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三件事情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和机会。 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在它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激进时代、革命时代进入到保守主义时代,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接下来所有的好奇在于,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这个国家走出新保守主义?还是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继续走在新保守主义时代?这在今天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产业互联网 今年2月份至今,很多人手机上都新增了很多App,每一个新增的App都是有理由的。这两天来到杭州的人,肯定都会增加企业数字化的App,比如企业微信。 2019年12月,企业微信跟微信打通。打通之后一个月,武汉疫情暴发。疫情暴发以后,人们都“失联”了,老板惦记员工,员工惦记老板,大家都惦记着客户。移动互联网的能力开始发挥出来,不断地迭代。 它的迭代逻辑涵盖所有应用场景,获客、运营、线上线下打通、沉淀用户数据、买单、交付、收款。一个人在微信系统内,一个企业在企业微信系统内,企业微信和微信打通后产生的实际使用场景不断迭代。 企业微信的发展也是被疫情推动的结果。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呼唤,试错迭代。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话,这些企业数字化软件在中国市场不会有大规模爆发式的成长和应用。 得疫情期间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表示门店开不了张,2万多员工待业,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这是当时所有线下行业巨大的苦恼。 这个情况迫使消费者关系重建。疫情期间西贝线上业务占比达到80%,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线上的80%,这个企业就活不到今天了,是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帮助一家濒临死亡的线下连锁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当疫情结束之后,这部分用户最大的价值仍然存在。 通过企业服务软件的变化,吴晓波觉得今年中国移动商业世界发生了三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1.流量合一:原来微信叫社交流量,淘宝、京东叫电商流量,还有一些私域流量,叫做服务流量。今天,社交流量、电商流量、服务流量开始合一了。 2.流量越来越贵了,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 3.客户关系成为了企业最重要的数字资产。今天所有做消费品的人,无论是做虚拟产品的,还是做实物型销售产品的,获客成本、客单价、复购率都成为了产品销售最重要的三个数据。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