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商业 产业资讯

复旦大学张军教授在沪桂商论坛演讲:中国经济能走出困局吗?

2019-12-4 12:25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11月18日,“2019首届沪桂商论坛暨上海市桂林商会成立两周年盛典”在紧邻上海世博会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星动力隆重举行。此次盛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指导,沪桂商论坛组委会主办,上海市桂 ...


然后这个时候我应该把注意力,把自己事情做好,把注意力放到扩内需上,但是没有,我们学人家的东西,你们去杠杆,我也去杠杆,这样把整个经济就压倒。11年还可以增长9.6%,12年宏观调控降到7.8%,到了13年、14年,按照之前传统的做法,经济回落,回落之后又开始进行货币宽松,但是实际上没有,实际上我们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就是货币不再宽松。

货币不宽松再加上去杠杆,后来一系列政策,最后以新资管的制度可以说做了一个句号。最后就是我们所有的金融资源统统的要回到体制内,之前我们有差不多8、9年的时候在推动金融的市场化,到新资管出台之后就等于报废了,不要了。

这是中国经济现在困局产生的主要原因,尽管我们面临其他的问题,比如外部环境不好,中美贸易战去年3月份开始,这些相关,但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学了发达国家它的思路、它的政策,觉得人家患的病跟我们患的病一样。这样供给侧就是要把产能压缩、信贷放慢,每次宏观调控的时候,不要说新常态,就宏观调控2、3年调什么?就是调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压缩就可以了,宏观经济就稳了。要放的时候也是让民营企业活起来,过去都是这样。

但是从来没有去杠杆,而且去杠杆我们过去理解成为目标,最后慢慢通过宏观调控让杠杆率下来,因为大家想一想杠杆率要下来,分母要比分子跑的快一点,就是民营GDP增长比信贷增长快一点,怎么才能做到呢?这肯定不是靠我把信贷减少,而是要增加信贷才可以。因为你信贷减少了,分子少了,分子放慢了,但是对分母的影响更大,GDP下来更快,所以这个是做不到的,你这个分式不见得下来,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去杠杆,但宏观杠杆率还是没有下来,因为GDP放慢的更快。

而且你一旦产生了债务,你收缩信贷之后,马上就导致这个经济当中很多的债务链都出现问题,这个债务就会积压很多。积压如果不让他破产、倒闭,你不让它刚性兑付怎么办?还的放信贷。

所以GDP没有上去,还在往下掉,但你信贷实际上是减少不了多少,因为你需要每年新增更多的信贷滚动这个业务,这还包括还本付息。所以这个逻辑其实对中国行不通的,发达国家可以,因为它的债务主要是消费领域产生的,社会保障产生了,跟投资没有关系。

所以你把债务压缩没有关系,但是在中国的话你压缩债务就牵动分母,就牵动GDP增长,GDP如果因为信贷放慢甚至减少,去杠杆会导致GDP下来的更快,所以信贷占GDP比重不见得下来,反而还会上升,所以就是现在出现的情况。

源头就是跟西方一样,我们认为债务是主要问题,其实在中国我觉得我们得辩证的看我们的债务,我们债务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债务都是因为社会保障,跟经济增长没有关系,中国债务都是跟经济增长有关系,因为跟投资有关系,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它这个信贷都跟增长有关系。中国为什么相对来讲比发达国家信贷的比率更高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储蓄率高。中国储蓄率占国民收入40%到45%这个区间里面,这个区间里面储蓄率,这些钱都是在银行里面,对吧?所以你客观上你是一个银行融资主导的系统,你跟发达国家肯定是不一样,你这么高的储蓄率,你必然你信贷占GDP比重会更高。因为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你看我这个图,白色这条线就是我们存款占GDP的比重,大家看GDP下来,我这个比重并没有下来,比重还在往上走,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债务、信贷跟经济增长有关系,所以你去杠杆,你会导致GDP增长率下来的更快,所以这个比率并不会下降,反而还会上升。因为中国储蓄率高,我们的信贷比重高一点儿,我觉得并不可怕,但是一旦老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就导致13年整个政策基调变了,完全学西方,跟西方一样。

现在我们经济遇到的困局,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政策造成的冲击,本来这个经济是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但是我们现在对债务有恐惧,我们以为我们跟美国、欧洲情况一样,就采取收缩信贷的政策。最后其实就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你们在第一线,中国经济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

储蓄率这么高,但是我们经济没有钱,大家都很困难,都借不到钱,这个钱都回归到系统里去了,市场以外没有钱,如果中国没有影子银行,前几年民营企业不会那么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不会接近2位数,现在影子银行完全没了,这是我们现在遇到困境的核心。

当然13年之后还发生另外一件事情,强化了这个政策冲击。就是我这里说的组织人事层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总体的经济政策它是需要地方政府配合的,所以给地方政府很多的激励,地方政府很积极来推动一些项目的落地,来推动融资。

这个是很重要的,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地方政府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地方政府必须要跟中央保持一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谓保持一致是什么呢?第一你不能再去追求经济的扩张,因为总量管住了,如果局部追求扩张,大家相互攀比,这就会突破。

所以就必须限制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权利,这导致一个结果,中组部在14年发了一个关于地方政府官员绩效政绩考核新的政策,让地方政府不要再去搞GDP,搞什么呢?搞环保,一票否决。15年出台终身问责,环保不达标官员是没有升迁的可能,这非常致命。我给大家看一个数字,我们260多个地级市的数据非常可怕,13年之后他们两会上面地方政府,地级市的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设定的GDP增长目标和投资增长目标13年之后都系统性的、一致性的大幅度下降,都下调。

这是很聪明的做法,为什么呢?我再定的高,上面不鼓励我,我定高之后增加完成的难度,所以第一要把目标调低,调低之后相对容易。13年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开始自己说,我之前数字有水分,自报家丑,真有水分吗?也不见得,它为什么敢说它有水分呢?原因就是对它的考核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它敢说我此前有充分,为它下调目标找很好的理由。所以目标一致性的都下来,无论GDP,还是投资的。

上面这个图是GDP目标,我们用地级市加总变成省都下来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40年没有过的,地方政府定的目标都比中央目标高,而且越往下省的目标比中央目标高,市的目标比省的目标高,但这件事情在13年之后慢慢消失了,没有了。

不仅如此,我们看这个很有意思,地方政府行为发生什么变化。这个图上面这条线是中央定的每年经济增长目标,大家看除了东亚金融危机90年代末,我们把目标调低过,调到7%,其他年份都是8%,中央的目标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从90年代中95年,除了东亚金融危机受到冲击,中央把目标调了低一点儿,低了一个百分点7%,其他年都是8%。

13年之后就改了,第一不再说具体的数字,它说一个区间,第二我们此前还是8%,突然调到6.5%左右,中央指挥棒改了,不鼓励地方去追求这个,地方政府很清楚,中央改了,它也得改,它改了以后大家知道GDP是地方做出来的,不是中央做出来了,是要靠每个省经济增长发生才能有这个数字,我下面这条线是什么?

是每年我们实际完成的GDP增长率,然后减掉中央制定的监管目标,下面这条线大家看,在很多很多年份,比如说你看98年以后一直到14年,这条线都在0以上,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年完成的GDP增长都大于既定的增长目标,14年以后我们看到我们经济发生很有意思的现象,14年以后这个差,就是实际完成的增长减掉增长的目标值,无限的趋近于零,我开玩笑说,14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增长目标可以用来预测下一年的GDP实际增长。

因为这两个充分接近,在这之前没有,之前没有办法预测,你定8%但是我实际上可能10%,你定8%,我可能实际9%点几,因为它靠地方政府的参与会在层层的因为竞争的关系,会把这个中央增长目标层层的扩大。所以我们过去经常讲国家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是我们实际增长的下限,因为大家都会超过它,因为这几年国家定的目标,可以用来预测下一年的增长,我们现在实际的增长就是增长目标,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32991 反馈0
上一篇:
领导致辞:祝贺2019首届沪桂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发布时间:2019-12-04
下一篇:
沪桂商论坛AI圆桌: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发布时间:2019-12-04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4-5-4 05:57 , Processed in 1.170513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