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网络作为独立的信息来源,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社会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与渠道,网络媒体主流化倾向日益凸显。利用网络进行舆论传播和民意监督的方式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与舆论监督方式,网络内容的传播和舆论监督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性,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这些特点让更多人参与到网络空间,形成一个纷纭复杂的网络社会。同时,这些网络舆论内容的传播也存在着诸如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等缺陷,随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网络空间里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充斥着不健康的负能量的甚至是落后腐朽的乃至反动的内容;直播乱象层出不穷,电信诈骗、网络金融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的现象,不仅误导广大网民群众,使普通老百姓深受其害,更加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必须坚决制止、管控、打击,决不能放任自流,任其泛滥成灾,最终祸害社会与损害人民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可见,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总书记对网络舆论监管定下的底线要求。各级网信管理部门必须牢牢坚守这个底线要求,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保障人民的利益。 虽然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网络世界的风气对现实社会是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可以滋养人心、滋养社会。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的舆论氛围只会混淆视听、激化矛盾。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构筑让亿万民众放心安心的天朗气清的精神家园。所以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舆论监督,做好舆论引导,用好网络舆论这把"双刃剑"。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通过网络舆论可以有效进行民情民意的调查,为决策施政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对网络上的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群众的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绝不能一封了之、一关了之,更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袒护。同时,对待网络舆论,要尊重事实真相,切忌盲目主观臆断。深入调查情况的来龙去脉、清楚事情的一五一十。 净化网络空间,确保网络空间天朗气清,必须推进依法治理,让每个网络行为主体必须清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各网信监管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全力推动网络生态治理工作。同时,要求广大网民群众必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与法治规则。维护网络空间这个精神家园的风清气朗,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履行职责;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拥护网络社会正能量,敢于举报,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只有这样,“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的目标才能实现。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