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相关数据,先行指标带来回暖的信号。其中,制造业PMI为49.7%,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实现今年4月以来的首次回升,同时带动综合PMI小幅上升。 榕树贷款将条分缕析,为您带来PMI回暖的深度解读。 分化:业间对比参差不齐,规模差距涛声依旧 纵观7月的PMI相关数据,榕树贷款认为,宏观层面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化。 首先,行业间PMI分化明显。如上文所述,制造业PMI为49.7%,虽然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回稳力度仍需加大。而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为53.7%,虽然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但整体水平仍处于荣枯线之上,步伐放缓但仍处于扩张状态。 其次,制造行业与非制造行业内部也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分化态势。制造行业方面,烟草、造纸印刷、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PMI均位于51.0%以上;而纺织、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PMI在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回落。非制造业方面,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环比上升5.3、3.5和7.6个百分点,行业景气度上升较快,榕树贷款认为,这与暑期消费的带动息息相关;而受到多地高温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扩张步伐有所放缓。 另外,从企业规模角度分析,7月份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7%、48.7%、48.2%,较上月分别变动0.8、-0.4、-0.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增加,集聚与分化仍在加剧。榕树贷款利用智网AI技术,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致力缩小其与大型企业间的差距。 需求:需求压力仍存,供需正缺口增大 7月,新订单指数上升至49.8%,但整体仍处于疲软态势。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均上升0.6个百分点,分别为46.9%、47.4%。 对此,榕树贷款认为,国内层面,经济需求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转眼国外需求,经过中美双方多轮贸易谈判后,企业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态度有所改观,但仍保持观望态度。同时,受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影响,外需整体仍处于低迷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回升的指标不仅仅有新订单指数,同时也有生产指数,且生产指数的好转程度要优于新订单指数。因此,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差由1.7%上升至2.3%,供需正缺口增大。榕树贷款认为,这可能是去产能、环境督查等宏观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削弱以及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共同作用引起的。 未来:缓中趋稳,稳中求进 PMI回暖,无疑为我国下半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目标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榕树贷款认为,PMI回暖,与我国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由于减税政策落地,制造业减税力度较大,有助于缓解制造业成本压力,改善盈利状况,提振市场信心,很大程度上对PMI带来了正向影响。 榕树贷款表示,尽管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疲软问题仍较为突出、7月份的指标回暖可能是由于基数效应引起的,但随着中央各项政策部署的落地实施,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终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