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中国企业

“特洛艺”木马,给艺术觅一处平台

2019-6-24 16:47 收藏 分享 邀请

重生: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自己的第一家门店只能这样无疾而终,那段时间,陈堃心灰意冷,甚至决定放弃创业,他开始辗转于各个写字楼面试,只为自己寻一份安稳工作。

“不过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当时的陈堃,已经在陶艺圈里小有名气。出于对未完成订单的负责与依旧不断新增的订单带来的希望,他终究重拾艺术创业的情怀,推掉了入职奔驰、爱马仕等企业的机会,转而选择了新华保险。由于保险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加上自身积累的人脉,陈堃试图借助这份工作来继续浇灌创业的小小树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推广保险业务的过程中,经杭州良渚君澜酒店原采购部经理引荐,他结识了良渚君澜原总经理毛景伟先生。回想起与毛先生的相识,陈堃的语气略显激动。“我带着自己设计的一套良渚茶具去君澜酒店,希望能拿下君澜酒店伴手礼的订单。”这一次,项目虽然没谈成,但陈堃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君澜酒店的品牌内涵,它强调带给客人真实的体验感和精神的富足感;他又留意到酒店里的商铺正空置着。于是,结合之前开办陶艺体验课的经验,陈堃向毛景伟先生提出了一个双赢的合作建议:把陶艺工作室搬到君澜酒店,作为君澜酒店展示空间的一部分。这样既能利用釉泽彦岩的艺术专业能力零距离为君澜提供设计作品,又能利用陶艺体验课为酒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陈堃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故事、“釉泽彦岩”品牌的销售数据和未来的上升潜力,以及这番合作为君澜带来的切实利益很快打动了毛景伟,2013年5月,双方确定最终合作,陈堃完成了创业空间的变革,由沿街商铺转变成为酒店内部的展示空间,为后来“特洛艺”的创立迈出了第一步。

第一家酒店内的艺术展示空间

入驻酒店对陈堃来说,算是一件充满惊喜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那简直就是拎包入住!”更何况五星级酒店本身就意味着极大的商业资源,这是一个很好的宣发窗口,在这里,陈堃可以直面高端客户,更有助于品牌的打造。8月,体验空间进入试运营阶段。当时陈堃本以为酒店位置较偏,平时也不像沿街店铺那样有大量人流,所以只敢把体验课程的价格定为38元/人,没想到销售情况却出乎意料地好,仅第一个月就带来了三万块的月流水额;后续与酒店客房服务的捆绑,更是极大提高了品牌收入,也帮助良渚君澜拓展了民众消费群体。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陈堃和良渚君澜的双赢合作,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橄榄枝,“釉泽彦岩” 与良渚君澜的合作模式随之被推广到君澜旗下所有酒店。然而,正当一切向好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复制成功意味着要扩大经营规模,一个企业若想稳健发展,在内根源于原本模式内部强大的自我成长能力,能够消化因业务扩张带来的压力,并能不停地总结和创新;在外则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支持。但在当时,陈堃两样都有欠缺。而那时正是国内创业风投大热的时候,陈堃跑了30个风投机构、与全国各地近60家五星级酒店有过接触,但几乎全告失败。他当时认为是因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做得不够好,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是商业运营思维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没有稳固的竞争力,“我们好像是可以被取代的。”

压力、煎熬、挣扎接踵而来。思考良久之后,陈堃决定读一读毛泽东著作,研究《毛泽东思想》。“要解决人的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留住人心,只有人心所向,才有归属感和凝聚力,也才能发挥个人的最大才华与潜力。”陈堃从《毛泽东思想》里汲取了许多用人管理之道,也对自我思想进行了深刻自省,看到了很多以前没看到的问题。他发现,自己一直都囿于个体户的自营思想,扎根专一的陶瓷体验,所以即使能开大量连锁店,但都还是单一的内容模式。换句话说,“釉泽彦岩”随时可以被取代。而对于酒店来说,只需提升客户的体验、保证稳定的利润即可,所以体验课程可以是陶艺,也可以是任意一种具备体验性的艺术课程,“釉泽彦岩”并不是酒店唯一的选择。“那么,假如我签下这些空间,提供给不同艺术家呢?”伴随而来的,是平台思维和平台模式的构建,几近停滞的事业重获生机——这次,终于是具有创造力的生机。

陆止于斯,海始于斯。2017年,陈堃正式将品牌更名为“特洛艺”,致力于搭建酒店空间和艺术家之间的平台。“特洛艺”签下酒店的展示空间,交由艺术家打理,或是陶艺,或是刺绣,或是皮革,或是其他,根据酒店的需求和艺术家的才能形成差异化发展。而“特洛艺”既是品牌,又是运营平台,真正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沉淀在这个行业将近十年,“特洛艺”从一家五星级酒店开始扩散,辐射到江浙一带其他品牌的五星级酒店;从五星级酒店的初端品牌,攀升到高端品牌;过程不易,成果斐然。结合陈堃之前的介绍,我不禁产生好奇:艺术家是否会越过平台直接和酒店合作?

正式更名后的千岛湖洲际·特洛艺艺术体验店

这个问题似乎在他的意料之内,他笑着摇了摇头。“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但是缺乏现实的条件。”陈堃的自信来源于在这个行业积累下来的十年经验。“与酒店和艺术家相比,‘特洛艺’都具有强大的优势。”对于酒店来说,一方面,“特洛艺”拥有专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另一方面,陈堃手中掌握的大量客户资源,可以为谋求拓宽客源的酒店提供消费者画像和消费者行为习惯咨询。最后,酒店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零差错零风险。单独的艺术家具有不确定性,而特洛艺掌握大批优质的艺术家资源,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可以做到及时进行人员调配,通过“特洛艺”的运营,艺术家个人的经营和收入直接挂钩,自身能动性的提升也会带来更好的创收和成果。除此之外,依托平台,艺术家能够获取不止一家的五星级酒店资源,意味着更多、更广的市场。说到底,拥有强大的两端资源是“特洛艺”成功的一大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一整套完善周全的服务管理体系,同时保障酒店和艺术家的权益,兼顾了商业和艺术的平衡,并将双方的风险都降到最低,扫清了合作的最后一点后顾之忧,这才是它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

几经浮沉,陈堃在蓝海中站稳了脚跟。创业的起承转合间,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一点一滴地,摸索艺术和商业的边限,完成艺术向商业的过渡。从艰难的生存挑战到自如的商业运营,梦想的路途终归平坦通达了起来。

未来可期:文创界的“阿里巴巴”

陈堃总让我想起村上隆,一位深谙商人运作模式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他在美国打拼初期经济窘迫,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于是他从这段经历里得出了经验:只有艺术家活下来了,他的艺术才能活下来。陈堃也说,艺术家要有足够的资金来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陈堃现在做的事业,正是利用“特洛艺”来帮助艺术家们实现作品价值变现,反哺行业进步。

“特洛艺”寻求的酒店客户对象,必须是五星级酒店,且空间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流动向。这样的线下展示空间能为艺术家提供足够多的高端潜在客户,也就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会。“只要你的作品有价值,只要你的销售能力不至于太差,获得高收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哪怕是五星级酒店,陈堃也不是来者不拒,他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他希望酒店的负责人是热爱文化、支持艺术的,这样双方才能用更高的文化艺术视野推进合作,葆有艺术的初心。在此基础上,酒店成为“特洛艺”文化植入、文化输出的平台,酒店也能获得“特洛艺”提供的软性服务,在策划、设计、展会、伴手礼、主题体验、定制等领域为酒店开疆拓土,提升酒店价值含金量,而艺术家们也能借助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酒店宣传渠道获得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好的资源。

2019年,为了更好地发展,陈堃对公司团队进行了优化配置,挖掘了很多资深互联网人才加入“特洛艺”,他对“特洛艺”的未来有着雄心万丈的期望:在地域上走出去,打造全球文化驿站;在内容上收回来,以经纪公司的形式掌握艺术家们的知识产权IP,打造“特洛艺”芯片,形成人类文化的数据库。

KUN叔100家酒店打卡计划已在B站上线

“今年要做一个‘打卡计划’。”陈堃介绍道,他将以自费的形式,打卡全中国一百家明星酒店,既实现对特洛艺品牌的推广,又对国内酒店进行再一次系统的梳理考察,为酒店产业的变革提供动力。“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一家陶艺手作店,而是一个能够为酒店提供多种艺术门类体验的平台。”在“打卡计划”这件事情上,陈堃是中国“第一人”:第一个打卡酒店的人,第一个以商业的形式为艺术家争取商业空间的人,第一个自驾电动车打卡的人。他打趣道:“我们甚至可以借此知道目前全中国一二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的情况。”“打卡计划”将全程以Vlog的形式记录,在Bilibili同步更新。陈堃坚信,借助打卡计划,能够实现三方共赢——酒店得到宣传,艺术家得到空间,特洛艺获得长足的商业影响——2020年,“特洛艺”计划争取签下中国最优质的500家五星级酒店,占据三分之一的酒店市场,以此为前提争取A轮投资。

等一百家酒店打卡完毕后,他还计划举办一场活动,他将规模化地筛选、招募有想法、有行动力的艺术家入驻“特洛艺”,入驻平台下各酒店的运营空间。同时搭建一个配合天猫店的产品线下平台,征集艺术家的作品轮流在天猫店展示、销售。

“2021年,我们要争取出海,借助一带一路进军东南亚市场。”陈堃的目标是把酒店的展示空间作为国际文化驿站,一方面传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融入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引进当地的文化遗产。他充满了创业的激情:“我们的项目既有国家的高度、政策的支持,又有我们团队十多年行业沉淀的经验,还有大量酒店合作资源,未来一定是通畅的。” 

陈堃设想的“特洛艺”,最终会成为一个集艺术家、作品、知识产权于一体的艺术家经纪公司。全世界的艺术家以签约的形式入驻特洛艺旗下,由特洛艺完成艺术家到具体空间的多种授权,以分成模式经营。在这种流量强度下,酒店作为线下空间的第一梯队,负责推出最优质的精品艺术家;Shopping Mall等空间会成为为整个产品供应链做设计加工服务的团队。数据时代的空间会被压缩,被虚拟的软件所取代,特洛艺最后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类似国际天猫的概念,或许会自建APP,成为文创知识产权界的支付宝,完成互联互通。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艺术家的艺术设计能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特洛艺的数据库。“或许到2030年,所有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都集中在特洛艺芯片里,成为‘人类文化的数据库’。”

十二年,一轮回。过去的十二年荆棘丛生,所幸披荆斩棘,不辱使命。从现在开始的未来,是灿烂的星辰大海采访的最后,陈堃用特别轻快的语气说:“说句玩笑话,1999年是马云的转折点,2019年也是我的转折点,同为35岁,同为杭州人,我相信‘特洛艺’可以成为文创界的‘阿里巴巴’。”他始终怀着坚持的热忱,在热爱的事业路上负重前行。幸运的是,他不是孤身一人,一群人的勇气和温暖,格外动人。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12474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4 16:27 , Processed in 1.165090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