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商业快讯

杨昌乐在途家的845天

2019-3-7 15:41 来自: 互联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两座大山:低订单量和高额亏损

除了团队迭代,杨昌乐走马上任的当务之急的,其实是业绩。

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途家交易数据时,感受到了很大心理落差,作为一家当时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互联网独角兽,订单量只能说维持在“生命线”。

2016年以前,途家订单增长方式过于粗放,每个订单平台收取10%的佣金,为了刺激订单量,平台补贴力度很大,各种优惠叠加,每单要付出15%左右的支出,单单不赚钱,导致途家整体上的高亏损。

坦率来讲,互联网企业通过战略亏损换取发展速度并不稀奇,CC(庄辰超)领导下的去哪儿网,烧钱速度之快、补贴力度之大、增长率爆发之猛,很多自家员工都心惊胆战。

CC(庄辰超)从不在乎钱,他有能力融到花不完的钱。但他在乎两点:增长率是否足够高以及增长率是否足够真实。前者意味着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转化为市场份额,后者保证每一份补贴都给到了应该给的人。

这种风格造就了去哪儿网团队狼性的一面,杨昌乐深受影响。“我在去哪儿网负责的任何一块业务,从来没有低于100%的增速,我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杨昌乐将梁建章期待的这股狼性带到了途家。

纵观2016年至2018年的核心数据,不难发现,杨昌乐让这股狼性彻底激活了途家,2017年订单量同比增速达到400%;2018年订单量同比增速达到200%;2019年订单量预计会有100%增长。

与此同时,途家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的亏损都和2016年维持在基本相同的水准,预计2019年亏损会收缩一半,向更健康的财务数据靠拢。

杨昌乐是如何做到的?

流量、流量还是流量

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流量买卖。

携程是,途家也是。

杨昌乐很清醒,短租民宿作为大住宿细分市场,是低频的市场需求,本质上不具备独自生存能力。

“途家核心任务是把携程的旅游流量用好,同时把关于民宿的个性化需求用途家本站APP来进行差异化定位解决。”杨昌乐解释,这要从两方面入手:线上流量的精准对接、协调、优化和线下资源的精细化运营。

途家2016年系列并购之后,虽然获得携程系流量支持,但并不意味着能够轻松用好这个资源。

携程是一个庞大的集团,旗下业务繁多,每个BU、SBU都想调动集团流量资源,其中涉及到的协调、沟通难题,并不亚于两家外部企业之间正常的业务合作。BU、SBU们需要向集团证明,自己有价值得到流量的倾斜,还有能力对接好、使用好这些资源。

“这个事情其实挺难,非标住宿进入标准酒店搜索,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创新。我们2/3的高管的60%的精力都要放在这方面。”杨昌乐表示, “好在携程的高管们足够有远见, 比如COO孙茂华当时对于民宿给与了足够的时间和试错空间。”

线下资源精细化运营同样致命,携程对于流量的保护是苛刻的,如果BU、SBU的产品、服务不过关,根本不给对接。要不然,客户在携程上预订产品,后方服务不了或者产品问题百出,带来客诉和品牌污点,这个损失是要命的。

杨昌乐在产品技术和运营方面进行“疯狂强化”。

例如,途家原来监测用户转化,完全依靠第三方机构,稍微具体一点的数据自己都看不到或者不准确,后来组建自有团队跟进,实时掌握细节;再比如,为了让补贴触达到真正的用户,杨昌乐挖来部分去哪儿网的技术骨干,设计了严密的反作弊系统,打击黄牛党;再加上途家这两年一直在进行的产品分级、技术升级等,资源端的精细化运营效率逐步提升。

最终,途家用一套交易系统和一套数据库来支撑各个业务端的发展。“我们在恰当的时间点都有正好符合预期的表现,途家现在通过携程的流量转化,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前不久,途家董事会上,有一个股东向杨昌乐提了两个问题:

途家在携程系大住宿搜索引擎里的需求占比达到多少合适?

携程现有流量的转化率应该达到多少合适?

杨昌乐的回答,都是15%。

话音未落,在场的梁建章慢悠悠、笑眯眯的看了杨昌乐一眼,没有说话。

“我明白,James(梁建章)觉得我太乐观了,毕竟后一项,目前转化率连一半都不到。”

杨昌乐却“有底气”。

第一个转化基于用户住宿需求, 在总体住宿需求里。

在携程、去哪儿网这样的综合类旅游APP上,酒店的流量转化率能有15%-20%,在大住宿类的APP上,酒店的流量转化率能达到30%。途家是后者,没有哪个用户闲着没事上这类APP瞅两眼,只要他打开了,目的性就极强,最终实现1/3的转化率是完全可行的,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用户认知的转化。

融资、并购和上市

如果让杨昌乐想一下这845天被媒体问及最多的三个词,那一定是融资、并购和上市。

途家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轮融资,2017年10月,又拿到携程领投的E轮融资3亿美元,估值一路飙升到15亿美元。

两年过去了,一直在亏损的途家的钱还够花吗?

“够。”

杨昌乐对于融资很坦然,途家从来不用担心钱的事,有很多机构主动来聊融资的事,出于多种因素考虑,途家暂时并没有再次进行融资的打算。

“市场变化很快,董事会也会根据新情况调整融资策略。”

杨昌乐所说的“变化”,外界普遍认为,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短租民宿市场整合的可能性。

2015年,途家曾经和刚刚入华的Airbnb聊过并购的事,只不过双方内部分歧都比较大,最终不了了之。而途家连续并购后,从整体市场格局来看,现存的主流玩家,已经不多了。

“从业务角度来说,现在进行并购没有太大意义。”杨昌乐分析,短租民宿的特点他阐述的很清楚,未来必然是能够依托大流量的平台才能生存下去。没有足够资源、资金、流量依托的平台需要更多考虑出路。

“不过,从资本角度出发,潜在的并购也是存在的。”

对于途家上市,始终有质疑声音存在。外界关注的是,依托途家现有的体量和估值,是否足够支撑上市?

“途家现在要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没有太大阻碍。”杨昌乐透露,有足够多的承销商愿意帮途家卖股票,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COO到CEO,845天的时间,也漫长,也短暂。

这是杨昌乐首次在媒体面前,完整回顾这两年多以来的点滴变化和心路历程。技术出身,工科背景,注定他是一个习惯低调的创业者,而当企业需要CEO出现在镁光灯下时,他义无反顾。

在接受完采访的那一刻,杨昌乐的助手默默为他递过来一瓶水和喉糖含片,和一年前接受劲旅君采访一样,他的嗓子始终是沙哑的。

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他只是露出个微笑,习惯了。

在星辰倾斜的河口

众人犹在梦乡

我独自坐著

等人摆渡

杨昌乐很少发朋友圈,这是他特意留在微信个人简介里的一小段话。

或许,这是自己,是每一位创业者,最真实的写照。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13657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4 20:55 , Processed in 1.171759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