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生活消费

中国式子女的困惑:妈妈的“爱”你不懂

2017-5-12 16:04 来自: 互联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学是穿什么袜子都会准备好,如今在外聚会的夺命连环call……我们不禁想说:妈妈有时候你们“管”的太多了!“面面俱到”的过度管束,实在不懂妈妈想要表达的“爱”。怎么样解除我们做子女的心中疑惑呢?

我的母亲为何“强势”起来?

妈妈的“爱”用力过猛的家庭,一定有一位强势的母亲。这里说的强势是母亲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她们需要一个怀抱,一个依靠,一个可以给他们安全感的男人和更好的亲子关系。 

1.自我价值需要家人认可

就像歌词里说的“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她们对家庭的付出需要被外界认可,特别是家人的认可。孩子优异程度、丈夫是否忠诚……都可以考量她们的贡献。 

2.亲子关系的疏远

当我们长大,与母亲变得不再亲密,比如一些事情开始不和她分享,回家后也不和她聊天说话……由于孩子的疏远,在她无意识的情况下,她的“爱”逐渐向强烈的占有欲转变。母亲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爱越多,期待的收获也就越大,给孩子造成的“爱”的压力就越大。 

3.丈夫无法成为值得信赖的人

被柴米油盐消磨了激情,丈夫对妻子的爱视而不见,成为家里的“陌生人”。夫妻彼此缺乏沟通缺乏爱的滋润,对性格强势的妻子来说,这是很大的打击,她甚至觉得丈夫不能管理这个家庭,出于不安而迫不得开始将一些无理的“爱”强加给家人身上。

我的爸爸去哪了?

在许多家庭中,男方对子女的事情“不闻不问”,女方则对子女“专横霸道”。亲情关系的寡淡,儿子对在父母离婚的问题上并没有想为他们挽留这段婚姻……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位看似专制的母亲背后是父亲逃避责任责任的后果。

丈夫在家庭里的“不作为”,导致母亲缺乏家庭给予的关怀,如果父亲能够争取多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分担妻子的家庭责任,教育孩子理解母亲的辛苦,以双向沟通的哲学为基础去对待家庭成员,以柔和的态度去维系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是更容易建立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

妈妈再爱我一次

我们相信“爱”是母亲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作为子女不理解她的“爱”而去和她争吵、冷漠……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遇上事情,试着和母亲心平气和的去沟通,用柔和的态度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远比反抗产生的互相伤害好。

岁月流转,母亲的“爱”里有多少的不容易只有她自己明白,我们不可能让时光的慢些,让她不再变老,而我们可以做的是用自己的能力去报答她,或许当面和她说不出“ 谢谢你,我爱你 ”。请理解母亲,学好沟通。

    留言给我们,说出你和母亲双向沟通智慧。如果你想亲临现场听金牌调解员的建议,可以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送票活动”参与活动。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6258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11 16:13 , Processed in 1.206363 second(s), 34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