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艾灸条 究竟是选有烟的还是选无烟的——浅谈艾灸中的那些事 (俞愚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中国商业网:在我昨天的相关信息中,我相信大家可以看到,艾灸在我国上古时代为无数名医大医所重视。 有一次,扁鹊他路过虢国, 就用针刺与灸熨的方法治好已被认为“ 死亡”了的虢国太子, 被人们誉为“ 能生死人”的神医。 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云:“病在三阴经,虚寒病证,阴阳之气衰弱证候,宜灸……”“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编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的隋唐时期医学家杨上善,是第一个将《黄帝明堂经》中的349个腑穴的穴名意义作全面解释的大医家。不仅如此,他还对灸疗学的理论与应用作了深人的阐述——在总结的人经验的基础上,了解到针、灸、药各有所长,在临床治疗上应该相互兼顾。药物的治疗也可以配合灸刺,施治的方法不一定要局限在某种单一的方法上。 作为一个在中国医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医家,孙思邈在灸法应用和发展也有杰出贡献。一是首次提出针法、灸法、药物因病而施的主张。他说:“具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其脚气一病,最宜针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但眼下里闻知针者鲜耳,所以学者须解用针,燔针白针皆须妙解,知针知药,固是良医。”第一个提出用灸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凡人吴蜀游官.体亡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哲废,则瘴疗、温疟、毒气不能者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 但是,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推广并掌握了我国医疗事业话语权后,就亲自或利用他们的走狗代言人极力压迫中国大陆的民间医学文化。 尽管近年来,因为有了“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盛举,而作为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艾灸也终于又被重视起来了。 不过,笔者了解到,由于很多都市人受生活空间的影响,虽然很喜欢艾灸,但又嫌艾的气味太浓郁,所以市场上无烟艾灸条就应运而生。不过,从中医学严谨的态度上来说,“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等机构研究发现,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癌抗衰老。 而目前市场上盛行的无烟艾灸条是炭化得来的,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艾炭,其效果就只能“呵呵”了。 这正是—— 扁鹊活人针灸共, 华佗祛痛艾作弓; 上古大医重艾灸, 药石针灸偕同恭。 近代崇洋又媚外, 盲目来把中医攻; 旧时大医案台宝, 无端遭辱千古慐。 标签:艾灸,艾灸条,有烟,无烟,俞愚;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