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一块电池背后的“冷板凳”和“新赛道”》,报道了天能探索绿色转型,在科技创新中推进“绿色智造”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有的是浙江的,有的是安徽的,还有的是山东的。有时候有几十车。” 浙江天能电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飞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的1000多吨废电池,进入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每生产一吨再生铅可减少固体废物60%,减排二氧化硫66%。作为国内铅蓄电池行业唯一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去年总营收达到100亿元。但就是这个项目,2009年启动之初却引发了公司内部不小的争论。 做这块到底能不能赚钱,什么时候能赚钱? 一边是眼前亏损的经济账,一边是急需补齐的绿色发展短板。质疑声不断,然而,钱飞宏作为项目负责人,没有接到停产的指令,反而是要持续增加技术研发,就这样一坚持就是7年。前年,国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让绿色低碳产业迎来了爆发期,也让大家看到了坚持的价值。 天能控股集团新材料事业部总裁崔星星说:做好回收板块是我们做行业领先的关键,是我们本身的一个义务,生产者责任延伸的需要。 天能一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冷板凳”和“新赛道”之间的转化,绝不是“等靠要”得来的,而是在不断地为技术创新投入、投入、再投入中收获成果。“绿色产业”考验的是企业的定力,更是一场技术变革。天能将不断尝试在科技创新中推进“绿色智造”高质量发展,走出有浙江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路。 据了解,天能江苏滨海的新项目正在准备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回收利用引擎,建成后将实现每年10万吨高值锂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来自本站的稿件和图片作品,系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