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滚动资讯

消费风险提示|谨防业务员隐瞒重要信息、代抄风险提示语句

2023-3-16 20:40 收藏 分享 邀请

【案情简介】

某寿险公司收到消费者周某投诉:称其在公司业务员刘某介绍下购买了一款年金保险(分红型)产品,刘某在销售过程中承诺并夸大收益,未对保险条款中的现金价值、退保损失等重要内容进行解释,引导周某在接受保险公司回访时对全部问题都回答“是”,并且代投保人周某抄录了风险提示语。经查,刘某代抄录风险提示语录问题属实,该寿险公司对业务员刘某采取了销督处罚。周某虽不认可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签字和电话回访录音证据,但因自身不掌握证据或有力线索,其所反映的其它问题查实难度较大。

【案例分析】

为了促进人身保险业务健康发展,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应在投保单中由投保人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并签名。对于一年期以上的新型产品要建立回访制度,并在犹豫期内对投保人完成回访。

在上述案例中,保险公司业务员刘某存在隐瞒合同重要信息、代抄风险提示语句等问题。此外,投保人没有充分意识到抄写风险提示语句和接受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的意义,仅是按照刘某的诱导简单地走过场,后来发现自身利益受损想要维权时,虽不认可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签字和电话回访录音证据,自身却不掌握证据或有力线索。

【温馨提示】

一是确认好合同重要信息再签字。保险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销售推荐行为,在抄写风险提示及签字确认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切勿盲目签字确认,更不要让他人代签。

二是认真对待保险公司回访。回访制度不仅督促保险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也有助于固化关键销售过程,以便产生纠纷后查明事实。保险消费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回访问题,如不了解保险条款相关内容等,要及时向保险公司咨询,切勿盲目回答“清楚”、“明白”、“知道”等。

(谢静/文)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来自本站的稿件和图片作品,系转载自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6426 反馈0
上一篇:
以案说险——保单失效风险发布时间:2023-03-16
下一篇:
以案说险:关于投保如实告知的风险提示发布时间:2023-03-16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5-13 19:25 , Processed in 1.181590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