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商业 产业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统筹生态环境领域内的近40部法律为一部法典

2021-3-5 09:01 收藏 分享 邀请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领域拥有近40部法律和数以千计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但是至今没有一部综合性的立法,导致立法体系存在滞后性、碎片化、立法空白等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呼吁,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展现时代特征,反映人民意愿的《生态环境法典》。

张天任表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立法资源和立法条件,有助于增强环境立法的整体性、科学性、协同性,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典时代孕育出《生态环境法典》

2021年,首部《民法典》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有近40部法律和数千件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立法,立法资源丰富。此前,由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等4所高校的著名环境法学研究者及其团队,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专家建议稿,也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已有13个国家编撰了环境法典,其中包括《瑞典环境法典》《德国环境法典》等。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立法资源和立法条件。

张天任代表建议,要对现行的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生态环保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并采用“适度法典化”的路径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弥补现有环境保护法的缺陷,确保法典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快速实施。

《生态环境法典》的指导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法典》,张天任提出了三点至关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补充、修订、进化、完善,法典内容在体现法律稳定性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体现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有效指导司法实践。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立法重点应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切、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方;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将分散的、碎片化的法律法规编纂为原则一致、结构合理、制度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以达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的效果。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10262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9 15:36 , Processed in 1.167989 second(s), 34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