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两个汕头乡下凤壶村的少年兄弟决心去外面闯荡。哥哥那年19岁,弟弟16岁,他们那时的目的仅仅是想走出农村,去外地谋生。2004年10月11日,其中的那个“弟弟”以105亿的资产成为了胡润“中国富豪榜”的首富。这个“飞黄腾达”的故事的主角,正是黄光裕。 黄光裕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民的儿子,出生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贫寒家庭。他的成功故事几乎是一个上世纪“美国梦”的翻版。1985年,美国的山姆·沃尔顿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首富”,而这一年的黄光裕,刚刚离开家乡去北上打拼。19年后,年轻的黄光裕几乎重复了沃尔顿的传奇。 1987年开始开出第一家国美店的黄光裕和1945年开出第一家店的山姆·沃尔顿有着惊人相似的理念:薄利多销。这个做法固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1987年的中国还是一个电器属于稀缺商品的时代,国美的理念有着超越时代的远见,他们要的是更多的利润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利润率;他们要的是更长远的生意而不仅仅是眼前。那个年代更多的人是有一笔赚一笔,以为这就是生意的高手。但那只是假象,当供求关系出现了变化,权利寻租已不再那么容易的时候,这些人也消失了。而留下的是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固守着1987年就已有的商业信念,并且越做越大。 在国美的商业模式中,有两点是很值得称道的。一是大刀阔斧地砍削中间环节,缩短中间渠道,直接向厂家进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降低了采购成本,和顾客、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市场反应也更为迅速。但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厂家的确也需要一个快速的分销渠道,以实现资金回流,但是,分销渠道的稳定性往往比较高,在国美的销量没有达到足够让厂家下定决心颠覆现有渠道之前,国美要做到直供是不容易的。而国美的全国性连锁大卖场的经营方式,也正是为了使得这种直供方式成为可能。他们从一个北京市场扩展到了全国市场,从一家店到了几百家店,以超过200亿年销售额的实力,终于颠覆了传统的代理商供货的模式。毫无疑问,在零售行业,连锁经营是现今最为先进的模式,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在天津、在沈阳,在国美早期到达的任何一个国内城市,他们几乎都会碰到来自当地百货商店的挑战。但是,无论是“统一零售价格,联合进货,共享厂家价格优惠”的“百货店联合体”,还是厂家的所谓“彩电峰会”都没有抵挡住国美前进的脚步。这是一场新与旧的战争,最后获胜的是代表着消费者利益和渠道新势力的国美。 黄光裕并没有刻意去复制沃尔顿的经验,他们所相同的是,同样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一个伟大的年代,也同样都选择了迅速崛起的零售业作为自己的主业。可口可乐的前总裁里奥曾经说过“只有透过个人的生活,才能看出美国的伟大。而山姆·沃尔顿是个道地的美国人,他一生中完成了许多事情,这些事在美国以外是不可能完成的。他的生命就像一首对这个伟大国家的颂歌。”而黄光裕,用他的经历证明了21世纪一个现实的中国梦的存在,他和沃尔顿一样,生活质朴,信仰虔诚,事业成功,并且都是商人的典范。不同的是,首富黄光裕属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和时代,甚至年龄也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仿。他的背景让我们觉得这个伟大的“梦”,不仅仅可以诞生于美国,亦可以诞生于中国。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