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城社区”的空间为基础,利用万物互联、AI、大数据和云平台,把一切资源服务化,把一切服务资源化,为园区内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新型智慧园区的“标配”。记者昨日从高交会上举行的“2017创新中国行走进深圳暨协同创新交流会”上获悉,以天安云谷等为代表的深圳智慧园区,已经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从国外的‘硅谷’到国内的中关村、张江高科、光谷,再到如今遍布全国的创新园区和孵化器,智慧园区助力企业创新,培育更多新兴业态。”深圳智慧园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成志表示,新兴的智慧园区运营服务,带动了创新产业的集聚发展。 事实上,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传统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园区,正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的综合性园区转型,同时一些区域高起点兴建的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园区空间载体数量巨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相对过剩的困境。 “从过去的工业数码城到现在的云谷,秉承深圳创新基因的天安主动求变,围绕科技产业做服务。”汪成志表示,创新产业集聚发展不能仅靠空间载体以及税收减免、租金价格以及能源和资源使用优惠,而应超越空间载体提供创新服务,围绕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园区运营,主动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组织创新资源,以运营促招商,以服务引人才。 目前,通过智慧运营,短短几年天安云谷在全国产业园区领域脱颖而出。汪成志说,天安云谷以智慧园区服务平台CC+为入口,搭建起拎包入驻、融资租赁、企业配套服务等八大服务体系,为企业协同创新资源,一站式解决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实现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服务事项足不出园,降低运营成本。 “创新资源协同,让区内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他说,目前,天安云谷智慧园区从人力资源、财税、金融、政策入手,形成“政、产、学、研、用”要素协同效应,企业可以在园区里对接各种所需资源。 深圳创新,走向全国。从天安云谷到全国100+客户,深圳智慧园区不断积累经验,输出智慧平台和模式,并从产业园到产业带,从社区到城区、城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政务不断成长。目前,智慧园区以轻资产输出的方式,与中粮、华润、武汉光谷等多家产业园区推进合作。同时,运营或将要运营的云谷项目5个。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014-07-1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