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虽然网传顺丰23日在深交所敲钟上市一事并没有发生,但是这并不妨碍23日公司股价涨停,而在23日晚间,鼎泰新材披露,公司将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公司名将变更为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将变为顺丰控股 ...
三、上市有不得不上市的理由 既然说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也不会为了圈钱而上市。那么究竟为什么要上市。 1、快递行业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 由于快递行业近年发展速度太快,行业规模几年就能翻个倍,在这样的发展速度之下,人力支持、资金储备都会非常重要,而如果仅仅以自有资金的方式发展,对于顺丰来说恐怕太慢。 2、竞争对手的先后上市分分钟可能改变整个快递行业原有的格局,顺丰要想保持在快递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资本运作上资金支持不可或缺。 证券时报网评论认为,他的同行,包括圆通和申通,都已经通过借壳方式要上市。如果这些公司都不上市,竞争格局还跟原来一样,顺丰还可以坚持不上市,但只要有一家上市,行业格局就被打破了。 市场已经太多类似案例,比如优酷因为先上市和土豆的实力发生变化,比如58同城因上市可以合并赶集网,国内体检行业因为美年大健康国内上市,就可以谋求收购IPO未遂的慈铭体检,还可以谋求收购在美国上市的爱康国宾。 一步先则步步先,资本市场提供弹药,就跟打仗需要子弹一样,有弹药者不一定能胜,但胜算会提高。假如顺丰不抓紧上市,圆通申通通过上市改变竞争格局,顺丰这么多年积累的江湖地位若因此丢掉,太过可惜。 四、王卫其人 低调神秘、白手起家、爱护员工、拒绝上市,王卫就像一个“模范总裁”,曾有人说,顺丰的个人色彩太强,就像是王卫一个人的王国,而他是国王。 小工出身,曾因“贫穷”受人歧视 王卫他的确是国王,但却和童话故事中的国王不同,他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国王。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7岁便和家人迁往香港。父母在内地都是大学教授,但因去到香港学历不被承认,只能去做工人,导致整个家庭收入微薄。 因为贫穷,王卫只念到高中便不再念书,毕业后,一直在香港叔叔的小工厂里帮忙做印染。王卫自己在演讲时曾回忆过那段艰苦的日子,他说那时经常因为“贫穷”被人歧视。 借10万创办顺丰,4年便已垄断珠三角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移到内地,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信件、货运业务量也开始暴增。 一开始,王卫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后座上全是包裹!可慢慢地,东西越来越多,这使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王卫看到了这个商机,向父亲借钱凑够10万,注册顺丰公司。主要营业顺德和香港之间的货运配送,这期间都是他亲自送货,从早上到晚上,当时的员工只有6人,他们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 那时,“别人70块要一件货,但顺丰只收40块”,王卫使用“割价抢滩”的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户,到了1997年,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 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其实,面对上市,王卫本身也有许多感概,在2016年会现场,王卫坦率吐露: 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我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 因为我真正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多少部飞机,多少市场占有率,多少的收入,行业里面是不是排第一,甚至我昨天的财富是多少,我觉得这个事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的。 我是要自然,大家得到的幸福和成就,才是我真正要的东西。同时,这些请求大家跟我一起来去实现,不是我王卫一个人来去实现,请求大家,谢谢! 同时,爱护、尊重员工的王卫还为“顺丰的不断改革”向员工感谢与道歉: 我很感恩一线的投递员,他们真的很辛苦。在外面受气,受冷受热,受工作劳动强度,还有公司很多指标的挑战,感恩他们能成就了公司,但我也经常觉得很惭愧。 二线,他们是一个后台,英雄默默的在支撑我们前线工作,包括熬夜啊,晚上要做很多工作,支持整个顺丰正常运作。感恩二线。 对于三线,我今年感觉也是很强烈。这两三年顺丰的确做了很多创新变革,折腾了我们三线的很多同事。他们在组织架构的不断变化中,受到了很多折磨,这一点我是非常非常心里面很难过的。 如今,王卫身价已过千亿,但还是会经常下基层与快递小哥一起派件。 五、顺丰上市,有人在偷笑 总而言之,从大格局来说,顺丰的上市乃至快递业多家巨头的先后上市,对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乃至于对行业发展速度都是利好。 谈完产业格局、公司发展的情怀,基金君又忍不住地开始算账。 鼎泰新材在被顺丰借壳之前,不算是热门股,公司在2015年中报和3季报期间有不少机构持股,其中中科招商的嫡系中科汇通在2015年的3季度,大量购入公司股份并占到公司总股本的10.9%。 随后,也许是市场的原因,也许是别的原因,各路持股机构纷纷开始减持。到了2016年1季度,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就已经鲜有机构身影,但是中科汇通却一直持股不变。而随着顺丰的借壳,鼎泰新材的股价爆发式上涨,到了16年3季度之后,中科汇通开始大幅度减持,仅仅一年的持股时间,中科汇通分享到的超额收益令人慨叹。据媒体统计,中科汇通在2016年10月12日至2016年10月19日期间净减持鼎泰新材1107.337万股,合计套现近6亿元。原来这才是顺丰上市的大赢家啊。 面对如今清仓式卖壳的中科招商,基金君只想问,你们现在想买啥,能说一声不? 六、23日三家机构已卖出4000多万元 先来看看去年福布斯的排行榜。王卫老师排名第四。 有网友统计,如果顺丰再吃2个涨停板,能超过小马哥。连续吃四个涨停,超过马云,六个涨停就成为中国首富了。 不过2000亿市值的盘子要搞这么多涨停,概率很低。 据报道,2月23日晚,深交所披露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鼎泰新材买入金额最大前五名中四名为券商营业部,第五名为平安证券上海分公司,合计净买入6198.02万元;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三名为机构专用账户,这三名机构账户合计卖出4427.36万元,买入金额为0. 2月23日壳公司无疑股价涨幅、振幅最大,换手率高达17.65%,单日成交11.04亿元,远超过去一周成交额之和。 不过,参与壳概念股炒作一直是A股投资者尤其是散户的追捧方式之一。 纵观A股市场的壳概念股行情,不难总结出“利好出尽成利空”的规律。按照规定,上市公司涉及并购重组事项须做好信息保密、停牌,但往往在停牌前信息泄露导致股价异动常有发生。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首次发布并购重组公告、股票复牌交易之后,大多数公司股价会出现连续涨停的现象。并购重组方案落实、逐步推进、更名上市的过程,利好出尽,股价会逐渐回落,此前买入、获利颇丰的资金边打边撤,接盘站岗者不在少数。 以同样隶属快递行业的上市公司圆通速递借壳大杨创世为例,2016年9月13日,大杨创世和圆通速递重大资产出售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获批,股价快速蹿升,随后方案逐步推进落实,10月20日,公司正式更名,更名日之后股价迎来一波连续调整。这一现象在申通快速借壳艾迪西时也同样上演过。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