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央行降息持续释放社会资本流动性,以及监管层强势入驻网贷行业后,以“高收益”获宠的P2P行业也开始了普遍降息的过程。P2P降息对于行业健康发展和平台合规化来说是利好消息,但对于尝到P2P高收益甜头的投资者来说,虽然能够更放心地进行投资,但收益的减少也是最直观。
身处严厉监管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还要顾及到投资人对财富增值的追求,促使降息后的P2P平台去积极开发与完善各自的用户体验,让投资人能够通过平台的附加值渠道来增值收益,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带来的乐趣,点燃用户新的投资热情。
降息风暴持续进行,最严监管加剧行业洗牌
据网贷之家统计,2015年1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网贷行业综合利率由最初的12.25%下降到9.68%,且保持着持续递减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各大平台也纷纷发出公告,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货币宽松政策,继续降息至更合理收益范围。
与此同时,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也大力介入,监督P2P网贷行业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混乱“到“规范”的一个摸索过程,尤其是对于呈现“野蛮生长”状态的P2P网贷行业来说,在中国新金融市场的薄弱“根基”以及“生存经验”的低借鉴性,使其急需一名有力的“家长”进行监督,引导行业发展,这就让政府与行业监管的加入显得尤为重要。
在“史上最严厉”网贷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评估稿)》出台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T/NIFA1—2016)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也相继公布。这场互联网金融声势浩大的监管风暴,对网贷机构的经营内容、监管归属、借款限额等各方面都有了详细规定,也为P2P平台的合法合规运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监管层的各项举措下,P2P网贷行业一改之前“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三无”状态,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过程,大量问题平台和实力较弱的平台经过市场残酷的竞争,被淘汰出局,行业平台进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阶段。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6年9月至10月,新增停业及问题平台数共203家。严厉的监管介入推动了行业的竞争,清理了不良平台,也给行业带来了更多规范,让此前一直偏高的行业利率得以回归正常。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自监管加入后,行业综合利率也延续递减趋势,由9月的9.83%下降到10月的9.68%(2016年1月为12.18%,随后数月持续递减)。
行业趋势难挡,增值服务成为投资人理财“神器”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何况是备受关注的P2P网贷行业。行业的理性化发展,让各平台逐渐脱离高息竞争模式,不再“负重”前行,当收益率差距越来越小,实力平台之间拉开了新的战场,谁能在降息风暴中掌握先机,谁就是新一轮市场的赢家。
网贷行业降息趋势的不可阻挡,也让投资人清楚明白高息红利的辉煌一去不复返,这让投资者更多地从产品服务的多样性与平台的投资体验感等方面寻求“安慰”,希望最大限度在已有市场条件下实现财富的更多增值。这就促使P2P平台将更多精力投放在强化“中介服务平台”的功能性与体验感方面,以期满足客户对“高品质平台”的需求。
对此,广东的吴先生深有感触,随着P2P红利爆发高峰期到频频降息的行业变化,自己也经历着由试水者成为P2P投资的“铁粉”,再到后来
“获利空间”不断减少时继续投资的犹豫,心情颇为复杂。这种状态让他一度中断了P2P投资,开始观察各大平台除却收益率竞争后的产品及服务优势,以期从平台的附加值服务方面考虑,将资金集中投放。
“区别于以往的以‘收益和风控’为主要投资判断依据,我开始在各类型平台进行了小额投资实验,更加关注平台的活动奖励公告,互动模式的渠道与方式,加息劵、延期券、极速债权转让等理财道具的获取与使用,以及一些VIP等级服务的实用性等,同时还会对比不同平台投资时自己需要支付的时间成本以及精力。” 吴先生坦言,毕竟在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收益普遍在降,而问题平台也大多在监管介入后基本被驱离市场,投资方法也就得跟着变化,要充分挖掘平台的可增值性,保障自己“降息”后投资的收益最大化,这时高效的投资过程、融合“趣味性强”与
“含金量高”特点的增值体验服务就会很吸引自己,这也是她最终选择壹佰金融作为主要投资平台的原因。
实力平台凸显中介本质,“降息”更利于发展“共享经济”
作为互联网新兴业态的产物,P2P网络借贷一直推行“普惠金融”理念,弥补了传统金融格局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的市场空缺,并以“低门槛、高收益”这块“敲门砖”,为投资者开启了一种新的财富增值模式与对接通道,成为了“共享经济”的市场典型。
同时,网贷行业的发展,也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参与者意识到我国征信系统的不足,一方面表达了对政府征信体系建设的强烈诉求,另一方面各大平台也通过历史数据累积形成独立的内部“征信库”,并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共享征信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征信资源的不断丰富与互通性的加强,对于我国建立完整的社会征信体系来说,将是一支强大的助力,也凸显出市场金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政府监管的介入,行业开始了自我梳理的过程,各大平台从新金融的“投资热”中回归理性思考,愈来愈重视自身的中介平台本质。看似不断降低的收益率调整下,借款人融资成本的降低,投资人收益的理性回归,却是更大程度体现出“共享经济”的意义。
中国首席商业资讯门户;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商业网各频道、栏目资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中国商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