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去年初李克强总理的到访,令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以下简称“柴火空间”)成为热门“文化地标”,一年来平均每天有数百人前来参观。今年1月20日起,柴火创客空间经过升级改造,以“前店后厂”形式对外开放。除了参观, ...
去年初李克强总理的到访,令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以下简称“柴火空间”)成为热门“文化地标”,一年来平均每天有数百人前来参观。今年1月20日起,柴火创客空间经过升级改造,以“前店后厂”形式对外开放。除了参观,参观者还可以动手焊接徽章等,体验一把当创客的乐趣。
据悉,柴火空间还新开辟了一个不对公众开放的VIP区域,供高级会员和驻场会员进行创客活动。据柴火空间创始人潘昊介绍,今年柴火空间还与万科合作探索新型制造服务空间,将在留仙洞片区打造占地800至1000平方米的柴火造物中心,预计6月对外开放。 柴火空间开设创客体验区 位于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5栋2楼的柴火空间不过60平方米,2015年却迎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者超6万人,全年活动参与人数一万多人。 记者20日在柴火创客空间看到,这里新开辟出一个创客体验区。空间负责人表示,以往参观者通常是逛一圈就离开,参与感不强,今后则可以坐下来体验创客的生活方式,如用电烙铁、锡线焊接徽章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 据潘昊介绍,自李克强总理2015年1月4日给柴火“添柴”后,柴火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创客空间,来访参观者络绎不绝,但创客进行创造的时间、空间也被压缩了。一年来,柴火团队也一直在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要将柴火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可持续经营的文化地标,促进资深创客主动向大众分享创意、肩负传播与普及创客文化的使命。 目前,柴火创客空间的物理空间分为“前店后厂”两个区域:“前店”即面向公众开放、承担创客文化传播等功能的A5栋227,包括创客体验区、项目展示区、设备工具区、分享区和工作区;“后厂”即VIP区,仅限于给柴火的高级会员和驻场会员使用,不对公众开放,约60平方米的场地内设有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雕刻机、机床大型器械等设备,创客们可在此专注“折腾”,回归创新本身。 “让创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希望创客空间像网吧、咖啡厅一样能够持续经营,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周末可以从打麻将、唱K、购物中获得娱乐,也可以到创客空间体验动手带来的乐趣。”潘昊告诉记者,柴火将采取新的会员管理制度,不仅促进普通人通过现场体验成为创客,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创客作为驻场会员,提升国际视野,引领创客空间发展。 “过去一年,一些创客讲和说的比较多,做得还不够。”潘昊称,2014年底深圳仅有4家创客空间,如今已有超过200家创客空间,作为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柴火空间将更加聚焦创新,已计划了超过100场活动与大众分享,如每周三定期举办柴火高级会员活动“柴火共进社”,每周六定期举办创客教育活动“造物学堂”,全年在重要节假日举办相应的分享会、工作坊、会员专属活动。所有活动将在公众号及官网上发布预告。 目前,柴火空间的注册会员已超过3500人,其中3000多人是2015年的新会员。入驻的4个团队中,光晕科技、蓝胖子科技2个团队2015年已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融资。所有团队均已毕业,离开柴火继续发展壮大。 2016年,柴火空间将继续开展联合学校、教师、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开展创客教育创新计划,引导学生向“准创客”迈进。2015年,柴火创客教育从深圳出发并辐射到省外10多个省市,已与全国27所中小学共建了校园创客空间,其中深圳14所,省外13所。 ■关注 创客空间+产业=柴火造物中心 潘昊透露,今年柴火将与万科合作在深圳留仙洞万科基地打造全新的创客基地,命名为“柴火造物中心”,占地面积800至1000平方米,预计将于今年6月开放。“创客空间面积相对小,更容易到达,如果要让创客们与产业、行业对接并产生火花,需要新的形态。” 据介绍,柴火造物中心与现有以社区为主导的柴火空间模式略有不同,将定位为探索新型制造服务空间,配套城市创新群体快速实现产品原型打造,集小批量制造及产品推广为一体,同时将集聚全球各地的创客文化,引进美国、日本、欧洲的创客团队落地深圳,实现文化共享、共同进步,与国际同行。 “一个有价值的创客空间应该与当地的产业优势结合,而不是以设备、地方租来竞争。比如在珠宝聚集区水贝未来可能有一个创客空间,将全球创客与珠宝企业对接。”潘昊称,柴火造物中心更像一个工厂或实验室,将分为三层楼,其中底层可以直接开进货车,配备激光切割机、注塑成型机等重型设备,创客们可以在此制造大型装置,即使打造家居也不成问题。 据悉,柴火造物中心未来会将创客技能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一种有效地合作机制,让创客的技能可以落地到需求当中,首先将与建筑行业合作,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