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金融动态

一书一画 方竹平 刘大为——当代中国艺术领军人物

2015-12-8 17:39 来自: 中国商业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方竹平,1956年生,祖籍湖北,中共党员,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在逆境中坚持 在拼搏中攀登  2013年3月8日,《新余晚报》记者以 ...

  方竹平,1956年生,祖籍湖北,中共党员,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余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在逆境中坚持 在拼搏中攀登

  2013年3月8日,《新余晚报》记者以《方竹平:21载不离不弃照顾病妻》为题,报道了方竹平在妻久病二十余年生活不能自理漫长艰辛的岁月,一边悉心照料病妻,一边咬紧牙关,争分夺秒,追求梦想,终于在书法、文学、音乐领域均取得辉煌成就的感人事迹,令人惊奇、令人点赞。

  



  ——方竹平作品欣赏——

  道路坎坷 发愤图强

  少年青年时期的方竹平曾经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他曾经犹豫徘徊,曾经悲观绝望,曾经在生存与毁灭的叉路口苦苦挣扎。文革时期,家庭成分不好的青年是没有政治出路的。“前途在哪里?我该怎样生存?我该不该生存?”这一串沉重的问题时常扣击方竹平的心灵。

  1973年,尚处文革时期,因当时国家已经废除了高考制度,方竹平为躲避二姐上山下乡的不幸,初中毕业便走上了社会,成为煤矿井下一线工人,饱尝了井下一线矿工的艰险辛酸。那时,当兵是年青人最崇高的梦想,而方竹平却不敢报名应征,因其母亲是地主子女成份,政审必定过不了关;那时,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不可能轮到方竹平,因为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那时,方竹平与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样,有过迷茫的苦恼,有过生不逢时的悲叹。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从此,方竹平开始自学。为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他放弃了娱乐、忘却了爱情,连续四年没有进过一次电影院,没有看过一场电视剧,没有参与过一次同学、朋友聚会,也没有请过一天假。他一边勤恳工作,一边发愤读书,经历了三年高考失败的严峻考验之后,第四年他终于敲开了大学校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大学可没有如今这么容易啊!方竹平终于通过十分艰辛的自学,凭着文革初中的学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跨越,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梦。

  



  ——方竹平作品欣赏——

  爱人如己 甘当保姆

  1992年,方竹平的妻子开始患病,虽两次到上海著名的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此后又先后到北京、广州求医,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妻病情不断加重,数年后生活便难以自理,直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方竹平妻子患疑难病二十余年,双腿僵直,丝毫不能弯曲;手指变形,手臂不能伸展,起床、穿衣裤、穿鞋袜、梳头、刷牙、洗脸、吃药、大小便都得方竹平亲手帮助。夜里,方竹平通常被妻唤醒三、四次,或帮助妻抓痒、或用卫生纸接妻吐的痰,或帮助妻大小便,等等。本来方竹平每天都睡得很晚,而中午同样要履行“高级保姆”、“特级护理”职责,长年累月,方竹平几乎未睡过午觉。每天半夜三更被妻唤醒之时,方竹平无不是睡眼难开;每次被妻唤醒,为妻做完护理之后,方竹平又无不是难以入眠。尤其是护理妻大小便,虽然每次方竹平都是小心翼翼,但还是难免妻大小便弄脏裤子。每次妻大小便脏了裤子,方竹平都得多花半个多小时帮妻清洗。方竹平的每一天都是那么艰难,然而,在艰难的岁月,面对久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方竹平以容山纳海的胸怀,默默承受着超出平常的磨难、承受着超出平常的煎熬。

  “事事后为己,时时先让人。”方竹平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以此为做人的准则,并时常告诫自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祖国、对得起同事邻里、对得起亲朋好友、对得起母亲的在天之灵。

  



  ——方竹平作品欣赏——

  咬紧牙关 追梦不息

  人生,需要梦想支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方竹平能凭着文革初中的学历参加统考考上大学,能从煤矿走进城市,能从井下一线工人转身为一名金融干部,能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能从一个书法爱好者成长为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人民艺术家书画院理事,能在二十余年睡眠严重不足的窘境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在他艰难的人生旅途,梦想撑起了他人生的脊梁,源源不断给他输入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每天早上六点半,方竹平准时起床,中午没有时间睡午觉,工作之余,只有夜晚待妻睡觉之后,只有深夜人静之后,才有属于他的十分宝贵、十分短暂的一段光阴。这时,他重振精神,静下心来,争分夺秒,绘制自己心中的梦。他梦想将来有一天能为家乡争光、能为祖国争光,梦想将来有一天有能力报答曾经给过他帮助的人,并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了实现梦想,他咬紧牙关,争分夺秒,常常学习、创作到晚上零点才上床休息。

  虽然半夜还要照料病妻,虽然方竹平睡眠严重不足,但他早上一起床,便会觉得有一股力量在全身涌动,便会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新的一天。这股涌动的力量,正是梦想给他输入的巨大的正能量。他身上焕发的激情与活力让他所有的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为之惊奇、为之赞叹。

  二十余年来,方竹平背负超重的日子,在逆境中坚持,在拼搏中攀登,在书法、文学、音乐领域不断释放出人生的光彩。

  他终于赢得机会,在《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之友》《人民教育》《江西日报》《国际金融》《人民美术报》《今参考·政界》《新余日报》等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多次在书法大赛中获等级奖,创作的行书《容山纳海》已被人民大会堂作为精品收藏,并被中南海国礼中心聘为国礼艺术家,被人民艺术家书画院聘为理事。

  他终于赢得机会,在《光明日报》《文学报》《世界文艺》《杂文报》《半月谈》《羊城晚报》《青年一代》《江西日报》《金融时报》《人民教育》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纪实、通讯、 论文等作品,多次在文学作品征文中获等级奖,并跨入了江西省作家协会行列,圆了孩提时代当作家的梦想。在光明日报与澳门晚报联合举办的首届濠江杯“知识改变命运—我与读书的故事”征文中,他创作的征文《〈古文观止〉伴我坎坷人生》荣获一等奖。

  他终于赢得机会,在《中国乐坛》《音乐时空》《大众原创歌曲》《词作家》《新余晚报》等刊物发表词曲;所创词曲先后被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3年11月出版的《 “2013美丽中国”全国获奖新创词曲精选》,被编入中国原创音乐家联合会、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公司等联合编辑、出版、发行的《2014—2015年度中国优秀原创歌曲百首》CD专辑,被编入由香港全球华语乐坛至尊榜于2015年8月编辑出版的《“中国梦 英雄情”优秀词曲作品选》,并多次在全国性原创歌曲大赛中获奖。

  “追星揽月,求索精神不倒;修身养性,淳朴童心永存。”这是方竹平在追求梦想的征途写下的对联,是方竹平对人生的感悟,更是方竹平追求的境界。在方竹平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儿女善良、淳朴、博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中华优秀儿女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体现了中华优秀儿女容山纳海的博大胸怀,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2013年3月8日、2015年3月20日《新余晚报》记者先后以《方竹平:21载不离不弃照顾病妻》、《方竹平: 创作背后咬紧牙关的坚持》为题报道了方竹平艰难坎坷而成就不凡的光彩人生。

  2015年第40期《人民美术报》、2015年9月号《今参考•政界》分别以《方竹平:一个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书法家!》、《大家风范—方竹平》为题报道了方竹平在书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央广网、中华网、中国企业网、凤凰网、新浪网等网站也先后对方竹平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转载。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布里亚特婚礼》、《雏鹰》、《幼狮》、《张华壮曲谱新篇》、《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辉煌之路》、《帕米尔高原的婚礼》、《草原上的歌》、《巴扎归来》、《人民公仆》、《雪线》、《远山》、《雪域生灵》等。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刘大为速写》、《刘大为作品集》、《刘大为小品集》、《刘大为水彩画作品》、《史诗与牧歌——刘大为作品集》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在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 刘大为作品欣赏——

  



  —— 刘大为作品欣赏——

  



  —— 刘大为作品欣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7574 反馈0
上一篇:
斗地主空前赛事“弈”起来发布时间:2015-12-08
下一篇:
国内首个投资人培训机构牛投学院宣布正式成立发布时间:2015-12-09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9 07:43 , Processed in 1.152726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