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焦点 媒体看点 金融动态

追梦列车控制系统科技 国产技术昂首走向世界

2015-3-10 10:18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香港, 2015年3月10日 - (亚太商讯) - 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即将于北京成功闭幕,其中「一带一路」政策作为今年重要议题,备受各界瞩目。据内地媒体报道,该政策在中国国家层面已经获批,料将于两会后正式出台。

香港, 2015年3月10日 - (亚太商讯)  - 据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即将于北京成功闭幕,其中「一带一路」政策作为今年重要议题,备受各界瞩目。据内地媒体报道,该政策在中国国家层面已经获批,料将于两会后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最重要的中长期战略之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推销「一带一路」计划,并表示,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约3200亿港元)作为丝路基金,推动沿途国家的基础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

业内人士分析,「一带一路」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并在提高外汇资产收益率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铁路基建、列车控制系统产业将受益于此规划,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据悉,中国是继德国、法国、加拿大后第四个成功掌握轨道交通信号核心技术的国家。

中国列控系统国产化

近年来,随著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智能装备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轨道通信信号技术国产化进程加快,为中国轨道交通装上了自己的「大脑」,在国际竞争中亦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列车控制系统,与轨道、动车并称高铁最关键的三项核心技术,是运用信号技术控制列车,指挥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铁列控系统CTCS-3,能够满足高速列车时速350公里、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的运营要求。

业内人士介绍,伴随著中国铁路的发展,中国採用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CTCS-3技术便是经过引进、研发、自主化而达到国际信号安全标准最高等级的典型。此外,RBC(无线闭塞中心)与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成功,亦大大增加了列车控制系统国产化的先进性与安全性。

「高铁外交」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2014年,是中国铁路变革的一年,高铁外交使得中国高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努力让优势产能和装备成为中国的国际新「名片」。

早在2009年,中国便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其中有两条辐射到欧洲,这三条高铁分别是: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目前,中国正与泰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二、三十个国家洽谈高铁合作。这些跨国高铁的建设由中国出资并提供技术,同时,用修建高铁来置换当地资源,比如中亚的天然气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企业参与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达348个,较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定合同额达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

有分析指,中国装备「走出去」将为提振世界经济起到积极作用。中国高铁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与条件,尤其在「一带一路」规划的带动下,中国与周边国家高铁系统的建立将对经济局势産生较大影响。

列控系统产业迎良机

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完成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与2014年保持同样强度和水平。今年以来,中国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出两个共值531亿元人民币的城轨项目,亦计划投资340亿元人民币于各类交通基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在1月29日召开的中铁总公司2015年全路工作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公佈了上述计划。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报告,2014年中铁总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88亿元人民币,超额完成全年计划,这也是继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26.52亿元人民币后的第二高。2014年,铁路新线投产8427公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1.6万公里。

2015年,中国铁路建设的总基调将是内外兼修,在海内外「双保险」之下,铁路板块仍将亮丽。而区域合作的不断加深,作为铁路系统「中枢神经」的列车控制系统技术,也迎来了难以估量的发展机遇。


中国高铁向世界出发 列控系统装备奠契机

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发展迅猛。根据中国商务部数字,2014年中国共参与348个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自2001年以来,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年均增速34.7%。其中,出口铁路设备的概念更包括其核心枢纽技术——铁路通信信号系统。

中国铁路装备领军东南亚市场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多国建立了铁路项目合作关系。2015年1月13日,中国生産的铁路设备准备发往老挝。据瞭解,为确保産品的质量、规格、性能等技术要求,中方研发团队分析技术条件,反复沟通论证,制定了适合老挝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电源屏方案。未来,中方亦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促进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去年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泰国,中泰两国签订铁路合作项目,此次合作将全部採用中国装备及标准。随著中国高铁和列控系统等在东南亚推广、中国相关企业迈出国门,连贯中、泰、新、马等国的泛亚铁路网建设亦将提速,区域合作将随之加深。

「中国标准」非洲铺轨 国产列控技术拓新市场

去年5月,海外首条全套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吉布提铁路,在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正式开始铺轨。此项目全部採用中国标准,从设计、施工、监理,到通信信号、电气化设备、轨料、施工装备和机车车辆,全部为中国产品。该项目为中国资金、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可以说战略意义十分深远。

列控系统产业「接轨」世界

随著中国在海外承建铁路项目步伐加快,不论是铁路通信信号的发展,还是铁路轨道的铺设,项目遍及世界。据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共出口铁路及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价值约2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中国铁路及铁路通信信号设备已经覆盖全球六大洲约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伴随著中国「一带一路」规划在国家层面的获批,未来中国标准的铁路系统也有望铺轨欧洲大陆。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表示,铁路及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出口的方式,已经由单纯的货物贸易出口开始向产品、工程、技术标准等全方位输出转变,逐步形成一条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産业链输出模式。

中国高铁列控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980年代 全套引进国外技术。瞭解和认识先进的高铁列控系统,为日后掌握列控应用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 1990年代 中国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并在京九、广深等线路上开展科学试验。中国自主研发的列控系统试验第三阶段: 进入21世纪 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成功研发列控系统(CTCS2、CTCS3)并广泛应用。中国列控技术能力获得快速提升,全面推进了产品和系统创新,打造了完整的列控产业链,并培养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结果不理想,但有部分列控基础产品已获得推广应用。
第四阶段:自2013年起全面展开自主研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列控系统。全面实现国产化,并对国外高铁列控系统和装备实现全面替代,达到国际信号安全标准最高等级。

*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英文缩写,意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有两个核心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3458 反馈0
上一篇:
华泰证券公布2014年度业绩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发布时间:2015-03-09
下一篇:
协同通信屡获机构投资者增持发布时间:2015-03-1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10 20:51 , Processed in 1.196173 second(s), 33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