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5杯,还远远低于日本、韩国年人均约300杯的水平,世界平均值在240杯左右。不过,中国咖啡消费量继续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正成 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咖啡消费大国。在目前中国市场 ...
星巴克:快消费下的营销策略 以星巴克为首的美式咖啡连锁店,在中国的各大商厦、写字楼里遍地开花,不可否认,连锁咖啡品牌中,至今无人出其右。虽然COSTA极力模仿和跟随,也在蚕食着星巴克的市场,但始终不能对其形成竞争势力。 1971年诞生在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咖啡馆,前身是一家咖啡豆供应商。在经营了一间小小的绿色咖啡馆之后,创始人舒尔茨却意外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并在20年后称霸咖啡连锁店市场,成为全球化的企业。 就像所有美式快餐店一样,星巴克在市场实践中发现,美国人不像法国人、意大利人那样,愿意端着一杯咖啡在咖啡馆,消耗很长的时间。海明威、巴尔扎克、 弗洛伊德这些思想家、文学家的时间,更愿意消耗在左岸的“花神”咖啡馆里。70年代的美国人,正处于奋斗期,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 价值观。 对于经营者来说,客人的长久停留意味着销量放缓,只有让客人流动起来销售才能持续增加。制作咖啡的过程,也进行了极简化,星巴克使用的全自动咖啡机做 一杯咖啡的时间只要两分钟。各个季节的新品,则是通过“果露”勾兑而成的。从接待一位客人,到出品一杯咖啡交到交到客人手中,这个时间被精准地控制着。 星巴克咖啡馆里的座位不多,座椅和环境也不算舒适,这是因为星巴克鼓励客人“外带”的原因。推行使用外卖杯的策略,和不断完善外卖杯的设计和功能性, 让客人更愿意拿着纸杯走出咖啡馆。这样的模式,还促成星巴克最有效的外卖营销手段——明星效应。时尚杂志里,布兰妮•斯皮尔斯、贝克-汉姆、安妮海瑟薇、 蕾哈娜…… 好吧,你必须承认,所有你认识的明星,都喜欢在街拍时,手拿一杯星巴克。星巴克纸杯是最好的装饰品,它让他们的状态看起来更休闲,而星巴克仿佛也意味着品味。的确,在咖啡界里,只有星巴克做到了与时尚完全融合,甚至成为一个人是否时尚的衡量标准。 除了美国,中国已经成为星巴克最大的消费市场,舒尔茨在股东大会上三度提到中国市场,他表示,“星巴克计划2015年在中国的75个城市开设1500家门店”。 看到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星巴克也不断调整战略。现在,星巴克已经收回几乎所有加盟店,除了上海的个别合作店之外,全部为直营店。星巴克亚太区总监告诉《商业价值》,“经营直营店可以更好的控制服务、产品质量,同时也能掌控整个中国市场的脉搏。”
只有标准化管理才为星巴克的野心和扩展保驾护航。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