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网 首页 品牌 服装服饰

班尼路、佐丹奴、李宁等国内服装品牌欲转型快时尚

2014-11-6 11:29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要: 11月6日消息,近年来,随着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日本的UNIQLO和美国的GAP等国际时装零售巨头迅速抢滩中国市场,“快时尚”被炒得沸沸扬扬。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也盯上了“快时尚”巨大的市场容量,美特斯邦 ...

        3、产品转型 定位不准

  “产品定位是本土服装品牌转型普遍存在的硬伤。”业内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快时尚”的入侵,国产品牌在服装样式上似乎有点掉队。

  比如美特斯邦威的目标人群是16—25岁的年轻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跨度较大的目标群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穿衣风格会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其服装可能会有不上不下的情况。

  相比而言,ZARA走时尚年轻白领风、UNIQLO走休闲风,大家想买什么样的衣服时首先会想到这些品牌。

  4、业内人士认为,服装的生产更新周期以及设计风格,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国际快时尚大品牌的认可度。此外,快时尚的另一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速度带来的货品高流转。

  “以ZARA为例,其一年推出2万多件新款服装,市场的快速反应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该人士表示,在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快时尚品牌还会小批量生产、人为地创造一种稀缺,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上述人士表示,H&M等品牌迎合的是消费群“优质低价”的消费心理,它是建立在品牌和时尚的附加值之上的低价,这些是本土服装品牌很难复制的。

  5、从去年至今,国内快时尚品牌也开始寻求转型,比如美特斯邦威以“一店一故事”的形式在店内加强了体验式服务,而佐丹奴、歌莉娅也开始着眼于O2O购物的开放与应用。虽然国内转型快时尚的品牌已经意识到要运作O2O,压缩供应商规模,但业内人士仍认为,它们与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差距依然很大。

  以美特斯邦威O2O体验店为例,一进门地板上就有显著的二维码标识,试衣间的镜子上标有“扫一扫,有惊喜”,收银台前摆放着扫码成会员的宣传牌。虽然O2O元素随处可见,但店内的销售模式仍然和传统的服装店没有太大区别。

  “几乎所有品牌都在谈O2O,但未见到很成功的模式。”该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品牌转型做O2O,渠道冲突会较为强烈,因为要考虑加盟商的利益,“O2O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多的思考和观察。”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商业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中国商业网CCWIN.CN】
阅读10367 反馈0

Powered by 商业网 X3.3 Licensed © 2001-2024 Comsenz Inc. Design by 商业网<>

GMT+8, 2025-7-2 22:08 , Processed in 1.203476 second(s), 34 queries .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