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2月2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孙烨)在长沙有一家致力于儿童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被孩子们亲切称呼“啄木鸟医院”,这家医疗机构主要深耕城市社区,成立7年来,成为超60万家庭的选择,已拥有数百万“粉丝”,它就是已在长沙颇有名气的唯嘉儿科。唯嘉“啄木鸟”的形象设计出自于唯嘉的创始人之一陈鹏,陈鹏说,从他的脚步踏进医科学院的那一天起,注定他的事业与儿童结缘。他曾是一名从业十几年的三甲儿童医院ICU医生,监护室里目睹了太多折翼的天使,让他萌生出一个想法——从后方转战前方,从治疗转为预防,像啄木鸟守护树苗一样,守护儿童健康。 (唯嘉儿科创始人陈鹏。) 儿童是国家的树苗 陈鹏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现南华大学)的临床专业,1999年他作为“湖南省优秀毕业生”(当时系里仅两人获此殊荣)被分配至湖南省儿童医院。 陈鹏先选择去了难度大的胸外科,3年后,在人生导师赵祥文教授的指引下,他去到了ICU病房。 “我知道进入这里挑战会更大,但带来的价值和成就感也会更多,我想为孩子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陈鹏眼里泛起了亮光。 医生在门诊给孩子检查喉咙时,家长总会这样哄自家小孩,“宝宝别乱动,医生叔叔在给你抓喉咙里的虫虫,抓走了虫虫,你就会好起来的。” 陈鹏觉得这种哄法很有意思,“孩子是祖国的树苗,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小树苗将来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顶天立地,成为有用之材,在它还是树苗的时候做好虫害预防尤为关键。孩子也是如此。” 进入ICU,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得上呼吸机,如何又快又准地给孩子插管,很考验医生的技术。 孩子的气管不像成人,为尽可能减轻插管的后遗症,保护孩子尚未发育完成的声带,给孩子插管的管道又细又软。加上孩子好动,要在声道与食道交错打开的那一瞬间准确将软管插入,实属难上加难。 陈鹏凭借他娴熟的插管技术和高超的急救能力,成为了2008年河南手足口病重症区从湖南调去支援的医生之一。 当时医院的条件很有限,没有专门的呼吸机,只能把麻醉机拿来凑数,一天要上20多台,基本上每一台的插管都是由陈鹏来完成。 有一天从县里送来一个重症孩子,情况十分危急,陈鹏刚好值班,周围没有其他援手,他一个人完成了插管、心脏按压、心脏除颤、开医嘱的抢救全流程。孩子救活了。 愈是危机,愈显责任与能力。 也正是这一次紧急救援,让陈鹏认识到,“越是重症孩子,越要将抢救关口进行前置。如果已确诊是重症手足口病,无需等到孩子满足上呼吸机的指征,越早上呼吸机,救活的希望就越大。” 留给需要紧急抢救的孩子的时间只有240秒,在4分钟内没救过来,那就是救不过来了。但如果可以提早进行干预,孩子就不至于落到最后那一步。 240秒的结论,是陈鹏花费无数心血的总结。 大陆首例人禽流感患儿的确诊,陈鹏顶着压力最先提出。 (陈鹏接受中央二台记者采访。) 2005年,13岁的贺茵(化名)送进医院时,拍片显示大白肺,没多久就陷入昏迷了,陈鹏紧急给她上呼吸机,气根本无法输入,气从哪进入照常从哪出来。抢救1个小时后,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还是走了,陈鹏久久没能平静下来。 “我想不通,她已经这么大了,按理来说不可能再出现这么严重的肺部感染情况,我连抢救都没法抢救,她就这么走了,我真的很无力,作为医生,我不希望任何病人死在我面前!” 贺茵爸爸提出想要把孩子的尸体带回家,出于职业敏感性,陈鹏建议将尸体进行火化。 陈鹏还是留了个心眼,问贺爸家中是否还有其他孩子,贺爸说她还有个弟弟。陈鹏叮嘱贺爸只要弟弟一发烧就赶紧送来医院找他。 果不其然,不久,弟弟真的发烧了。贺爸牵着高烧41°C的弟弟走进ICU病房时,值班医生护士都问他们是不是走错了,ICU病房的孩子从来都是躺着进来的,至今还没见过自己走着进来的。 贺爸说,是你们这儿的陈鹏医生让我来的,我要找他。 陈鹏给8岁的弟弟做了检查,肺部一半已经白肺,还好,还能救。 陈鹏查了一晚上的资料,他想不明白为何年龄都这么大的姐弟俩会出现同样的病情。最后他查到了在香港曾出现过类似情况的禽流感,但病源从何而来? 陈鹏问贺爸,家中近来有何怪事。贺爸想了想,说,他们家洗澡要经过自家的鸡笼,但最近鸡笼的鸡全死了,不止他家,其他邻居家近来也不见一只鸡。 陈鹏顿悟,这就是禽流感,国内此前无一例儿童病例报道。陈鹏将这个情况上报了。 最后弟弟痊愈,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重症必须要提早干预,这姐弟俩就是鲜活的例子,如果能够早点发现,姐姐也不会死,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判断。” 陈鹏想起了小树苗,也想到了给小树苗除虫的啄木鸟。提早干预,把“虫”抓干净,这就是“唯嘉儿科”的创立初衷。 “成年后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隐患,比如说小时候一个简单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就有可能让孩子未来发生脊柱侧弯,严重的还需进行手术干预,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但谁又能想到它是由一个握笔姿势不良引发的呢?”陈鹏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儿科从业经验,发现了儿童健康急需干预的迫切性。 “我选择角色转换,从后方守护者换成前方干预者。健康,应该要从孩子抓起,而不是等到要动手术的那一天。”8年前的陈鹏,毅然放弃了在省儿童医院的晋升机会,选择站在儿童健康的前方,守护一棵棵祖国的小树苗,成为那只啄木鸟。 打通最后1公里 陈鹏抓住机遇,唯嘉儿科应运而生。 想法容易,落地却着实艰辛。历来百姓就诊的习惯都是大病重症去医院,小病小痛在药房和诊所解决。但专门针对儿童健康的社区诊所,这种模式前所未有。 陈鹏从他早年间在台湾交换学习的经历找到了灵感。他发现,当地拥有超高覆盖率的社区诊所,一些人选择在社区诊所接受治疗,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2012年,陈鹏在高雄荣民总医院。) 目前绝大部分的儿科设立在医院,看病麻烦不说,资源紧张、交叉感染率高、耗时耗力,这些都成了让家长们头痛的顾虑。 “如何缩短家长带孩子就医的距离,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是我们前期探索的重点。”陈鹏提到他一路走来的尝试,来了兴致。 2017年3月,唯嘉的雏形——名医工作室成立,业务以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为主。因为拥有强大的名医资源、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工作室的口碑很快打响,前来就诊的儿童络绎不绝。 陈鹏却陷入了沉思,这与他最初的想法似乎渐行渐远,“我想做的是新型儿科诊所,这和常规的诊所没什么两样,不能解决我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 陈鹏顶着压力,和创始人团队进行了交流,提出他想要撤掉目前的工作室,成立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想法。由于涉及到风险和利益,陈鹏遭遇了来自创始团队很大的阻力,“我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做好这件事!” 2018年8月,唯嘉儿科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在贺龙体育馆建成和启用。“建立这个中心很有必要,这为我们后期的工作开展,例如培训专家、员工管理、研发技术等提供了一个基地,并且也能体现我们服务的专业性。” 陈鹏明确唯嘉的定位,不做高端医疗,要做普惠的高品质儿童健康管理。“价格高也只会高20%,这20%是我们品质保证的诚意。而且到了未来,唯嘉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模式越来越成熟,我们会把价格定位得更惠民,让大家都能在家门口,花小钱,看好病。” 2018年11月,位于梅溪湖的第一家唯嘉社区诊所建成开业。2020年6月,北辰三角州社区诊所建成开业..……一路走来,唯嘉一共尝试建立了6家社区诊所,最终留下3家实践成功的诊所,分别是北辰诊所、乐尚城诊所和八方诊所。 “近几年,我们更加专注于修炼内功,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淘汰在所难免,优胜劣汰才能留下精华。”陈鹏知道,他离最后1公里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真正给了陈鹏强心剂的,是2021年11月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简称“深创投”)的企业直投。当时深创投的党委副书记邵钢一行人来到唯嘉,投决会上,邵钢告诉陈鹏,目前不要急于扩张和发展,先把企业的内在体系和价值搭建好才是当务之急。 唯嘉儿科的发展如乘春风之势,步步向好。 最后1公里的决胜阶段还需要有互联网的加持,“大型医院是被动服务,只能人们去找它。我们要做的是主动服务,而互联网可以拉近我们的场景距离和服务路径。”2022年12月,唯嘉儿科获批了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家长从此可以通过网上小程序线上问诊就医。 除了线上的距离,线下与名医的距离,唯嘉也一并拉近。唯嘉集合了湖南省内众多知名儿科专家,这些专家,在大医院需要预约很久排很长队才能见面,但在唯嘉,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看专家。而且专家们周末也排班坐诊,下了班也能随时联系。 为了离孩子们更近一点,2021年4月,唯嘉儿科携手雅礼教育集团,将健康科普送进校园。同年11月,唯嘉儿科与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联合打造以“专家赋能共融,医育结合共享”为核心的“三师行动”,对幼儿园专职“三师”开展专业培训,对家长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宣教,对全园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营养状况、体质健康等全面评估,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2022年,唯嘉儿科与天心区教育局曙光、长城水郡、大唐印象幼儿园开启战略合作,探索医育结合模式。 2023年,唯嘉儿科在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的指导下,走进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院,开展了一系列的儿童健康管理公益行活动,为5个园区的儿童提供了生长发育、发育行为、五官、体质、体态等多维度的健康筛查。 (2023年,陈鹏在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年会做主题分享。) 未来,唯嘉儿科将继续在学校、社区开展医学知识科普、健康项目普查、家长健康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推动儿童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从而做到儿童健康管理的全面普及与全民参与。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构造社区儿科医疗服务模式:健康管家+全科医生+医生助理,这在公立医院是不可能实现的模式。把专业技术带入社区,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治好常见病、做好健康管理,我们一定能做好,也必须做好!”这最后1公里的路,陈鹏用他最大的诚意和实力打通,把一群“啄木鸟”送到了家长和孩子面前。 |
2014-05-28
2017-12-07
2017-08-08
2017-06-03
2018-01-22